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比较(历史)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比较(历史)

ID:1243568

大小:3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09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比较(历史)_第1页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比较(历史)_第2页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比较(历史)_第3页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比较(历史)_第4页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比较(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比较(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儒学在两汉取得独尊地位之后,随着魏晋的思想流变,逐渐受到冷落。直到宋代,才逐渐确立了一个“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观念系统被称为“理学”(性命义理之学)它以儒学内容为主,同时吸收了佛、道思想,在唐代三教融合与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在理学内部,又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之争,一个认为“性即理”一个认为“心即理”一个深沉博大,持敬穷理,一个超然峻拔,直指本心。一: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相通之处首先,在内容上是相通的,二者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他们都承认“理”的存在。“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是儒

2、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从根本而言,他们都认为人性本善,无论是程朱的“性即理”还是陆王的“心即理”他们都是善的,都是宇宙中最本质的东西。其次,在道德修养上,二者都主张“存天理,去人欲”即通过学习、教育及修养功夫“变化气质”“克私去弊”“改过迁善”以恢复“善之本性”或“善之本心”再次,二者的实质目的是相通的。无论是程朱的“体天理达诚”“学为圣人”,还是陆王的‘明心见性”“致良知”他们在实质目的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强调人作为道德的存在,“理”是人所必须追求的,道德修养或人生的目的在于体悟“天理”“明心”“复性”,达到善的最高境界,与天理为一。其最终目的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遏

3、制人的自然欲求,维护专制统治。二: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分歧首先,在思想内容上的分歧:程朱理学以“理”为本,是一个理本论的哲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理”是万物的本原和依据,是万物的主宰。“理”是整个世界的根据,未有天地之先它已存在,天地塌陷之后它仍存在,它自身无生灭,却对万事万物的生灭运动起着主宰作用。“理”作为本体虽抽象却不空洞,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理”的内在核心就是儒家伦理纲常。“理”的主宰地位也是为了证明儒家伦理纲常的合理性、至上性、绝对性和永恒性。陆王心学的根基是“心”其代表观点是“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陆九渊集·卷一》“心”所具之理并非单指外在的儒家伦理规范

4、,而是人对这些规范的接受能力,即外在的伦理在人心中内化为道德自觉性的可能性,即“仁义礼智”之“四端”两者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程朱之“理”侧重于外在的伦理规范对人的约束力,更具客观性和思辨性;而陆王之“心”则更侧重于人心对外在伦理规范的真诚接受和内化,更具主观性和简易性。正是这个差异直接导致了两流派在治学和修养方法上的直接对立。其次,在修养方法上的分歧:程朱理学的修养方法表现为“格物致知”。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把众物之理穷尽而后至于豁然开朗,体会出人生至理即伦理纲常的无上性。特别强调要专注于从事物上体会儒家伦理规范而

5、内化为个体的道德自识。陆王心学的修养方法表现为“发明本心”。他们认为“理”就像太阳、月亮一样明显,不用学习也能体会。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总之,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都以人的道德本性为最高原则,都强调人的道德存在,虽旨趣各异,方法有别,然而殊途同归,都以“理”为核心,都以光复道统、传承发扬儒家伦理道德为己任。因此,二者虽然有相异之处,在本质上却又是相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