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423014
大小:71.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17
《花山3号隧道右线贯通专项施工技术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花山3号隧道右线贯通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一、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1、编制依据①、酉阳钟多镇至渤海快速通道项目施工合同文件及其他有关文件资料。②、酉阳钟多镇至渤海快速通道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第三卷隧道部分第二册花山3号隧道土建部分。③、现场实地走访、勘察调查资料。④、施工单位拥有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管理水平、现有的技术装备力量和多年在重庆类似公路隧道工程的施工经验。⑤、《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YBJ226-91、《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程》GB5
2、0330-200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8-200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及其它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规程等。2、编制原则①、遵循设计文件、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的原则。在编写本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中,严格按设计标准、现行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办理,正确组织施工,确保贯通施工安全、可靠。②、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制定本专项施工方案中,-15-花山3号隧道右线贯通专项施工技术方案根据现
3、有施工机具设备,结合我单位在类似隧道工程贯通施工中的成功经验,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隧道贯通施工。③、坚持项目法管理的原则,通过与业主、监理工程师和设计部门的充分合作,综合运用人员、机械、物资、方法、资金和信息,实现质量和造价的最佳组合。④、坚持施工过程严格管理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指令。⑤、在认真、全面理解施工图的基础上,使本方案满足技术先进、方案可靠、经济合理的要求。坚持“科学组织、合理投入、优质安全、快速高效、不留后患”的指导思想。⑥、重视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到文明施工。二、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花山3号隧道右
4、线起止里程为K10+996~K11+576,全长580m,起止点设计高程分别为443.902m及427.662m,属于公路中隧道。根据批准的花山3号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由于无施工便道到达花山3号隧道进口(钟多)端,因此,隧道施工采取从出口(渤海)端向进口(钟多)端单向掘进,在隧道进口(钟多)端实现贯通。花山3号隧道进口(钟多)端里程桩号为K10+996,设计为端墙式洞门,洞口岩体破碎,地形较为陡峭。隧道右线洞口(-15-花山3号隧道右线贯通专项施工技术方案K10+996~K11+016)段20m,设计采取20m长大管棚超前支护,衬砌类型为洞加A。2、工程地点花山3号隧道位于
5、酉阳龙潭镇杨家寨西侧(龙潭水库大坝北侧),隧道两侧均为冲沟,交通较为不便,通过新建10号便道直达花山3号隧道出口(渤海端)。3、本方案工程范围本专项施工方案的施工范围为花山3号隧道进口(钟多)端右线K10+996~K11+016段20米。4、隧道进洞口(钟多端)工程地质花山3号隧道右线进口端里程为K10+996,路面设计高程443.9m,隧道中心开挖深度6m。隧道进洞口位于一“U”型冲沟的东侧,冲沟走向170○,进口段斜坡坡面高程425~565m,坡高140m,坡向169○,坡度45○.进口段斜坡坡面上覆为第四系残坡积(Q4el+dl)粉质粘土夹少量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碎石,厚0~
6、0.8m,结构松散。下伏寒武系下统天河板组(E1t)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灰色,强度较低,抗风化能力弱,属较软岩,强风化厚度约6m。隧道进洞口位于桐麻岭背斜东翼,岩层单斜产出,倾向95○,倾角28○。地表调查,洞口段附近围岩中主要发育两组裂隙:①倾向170○,倾角82○;②倾向265○,倾角25○.隧道轴线与岩层走向呈大角度相交,洞口仰坡岩层为逆向内倾,边坡主要由薄层土层及基岩组成,为逆向坡。-15-花山3号隧道右线贯通专项施工技术方案边坡与裂隙L1呈大角度相交,裂隙L2为外倾结构面,受结构面影响,易发生沿裂隙L2(产状:265∠25○)的滑坡破坏;L1、L2组合交线与边坡同向,
7、切坡后形成不稳定块体,易发生崩塌破坏。隧道进口段地表未见地下水出露点,受坡脚沟谷切割,进洞口水位埋深较大,洞口水量贫乏,仅在雨季可能有少量水从裂隙中渗出;地表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顺坡面汇集于冲沟向龙潭水库排泄。隧道进洞口洞顶岩性单一,岩体破碎,构造简单,附近无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洞口仰坡主要由薄层土层及基岩组成,为逆向坡,边坡整体稳定。由于进洞口边坡岩体较破碎,边坡受不利结构影响,可能发生岩体掉块现象。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隧址区地震动峰值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