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ID:12421270

大小:84.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17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_第1页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_第2页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_第3页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_第4页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目的要求】      1.了解痉湿暍三病合篇的意义。      2.了解《金匮》所述痉病与暍病的病因病机,并熟悉其辨证论治。      3.熟悉湿病的特点和治疗原则,并掌握其辨证论治的方法。【主要内容】本篇所论痉、湿、暍三病,均由感受外邪引起,同时又都有太阳表证,故合为一篇。  痉病:痉病邪在筋脉,以项背强急、口噤不开、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其病因病机内在为津液不足或输布障碍,外在为风寒之邪侵袭,筋脉受病。临床上分为刚、柔痉,并宜注意痉病的变证。  湿病:湿病邪在肌肉关节,以发热身重、骨节病烦为主症。有外湿、内湿之分,且湿邪为病,多有挟风、挟

2、痰、挟热等区别。本篇所论以外湿及其兼证为主,临证上宜分型论治。  暍病:暍即伤暑,是因夏月感受暑热之气,或贪凉饮冷,汗出入水中所致。暑为阳邪,易耗气伤津,治宜清热解暑,益气生津;中于暑热,又伤于冷水者,宜散皮肤水气。第1.2条【原文】  第1条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词解】  刚痉:项背强急,口噤不开伴恶寒,无汗等表实证。  柔痉:项背强急,口噤不开伴不恶寒,汗出等表虚证。【中心思想】  此两条论述痉病有刚柔之别。【释义】  太阳主表,太阳病者,即病邪在表之谓,其义与《伤寒论》同。风寒外束,阳气奋

3、起而抗邪,故发热,寒性凝敛、收引,寒邪偏胜,腠理固密,则恶寒而无汗,属表实,称刚痉;风性开泄、散发,风邪偏胜,腠理疏松,则不恶寒而汗出,属表虚,称柔痉。既称为痉,必有项背强急,口噤不开等现象,此处不言,是省文,以痉字即已概括主症。至于刚柔两痉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为表实无汗,一为表虚汗出。  外感引起痉病的原因是,外邪客于太阳筋脉,又有津液受伤的内在因素,筋脉失于濡养,以致邪阻筋脉而起。与太阳病伤寒中风之单纯感受风寒者不尽相同。第3条【原文】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词解】  难治:难治疗,即预后不好。【中心思想】  本条从脉象论述痉病的预后

4、。【释义】  太阳病发热,为病在表,脉应浮,如为痉病,亦当出现沉迟或弦紧有力一类的脉象;今脉沉而细,是正气不足,无力抗病之象,邪盛正虚,预后大都不良,故为难治。其实,不独痉病如此,其它疾病亦无不如此,在治疗时应加注意。第4.5.6条【原文】  第4条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第5条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第6条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词解】  下之:用攻下法治疗。  发汗:用发汗解表法治疗。【中心思想】  以上三条论述误治而成的痉病。【释义】  太阳病,属于表证,应当发汗解表,但须微似有汗,不可令如水淋漓。假如发汗太过,则耗伤津液

5、,筋脉失于濡养,而变成痉病。  风病多汗,本易伤津,如误下之,津液更伤,筋脉失养,亦能致痉,如再误汗,则气津两伤,筋脉失于煦濡,必致拘急不舒。  疮家,流脓失血,阴液已伤,如见身体疼痛的表证,不可径予发汗,必须照顾到疮家的特点,否则贸然发汗,是重伤津液,亦能伤津致痉。第7条【原文】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词解】  颈项强急:项背强直。  卒口噤:牙关紧闭。【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外感痉病趋于热化的证候。【释义】  外感痉病的传变,类于伤寒,一般是由表入

6、里,当其在表之时,由于邪郁热化,伤筋动风,故出现上述诸症。  身热足寒,是邪郁化热,阳气上壅之象。时头热,面赤目赤,与此同一原理,是表证未解而郁热已经上冲的反应。至于颈项强急,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等,又为邪热伤筋化燥动风所致。本证较之上两条邪气仅在太阳者,病情又有所发展。第8条【原文】  发其汗已,其脉如蛇,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词解】  脉如蛇:脉紧急缓曲如蛇状。  暴:突然。【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痉病的两种转归。【释义】  痉病若发其汗而得法者,汗已后其脉变紧急为缓曲如蛇状,谓不弦急也。变背反张为腹胀大,乃筋脉缓和,其痉为欲解。

7、若发汗后脉仍紧急如故,反加伏弦者,其痉不解也。第9条【原文】  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词解】  如:用作连词表示顺承,可译为“而”。【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痉病的主脉。【释义】  痉病是由筋脉强急而致,故其脉亦见强直弦劲之象。“直上下行”,是形容脉象自寸至尺,上下三部,皆见强直而弦之脉。第10条【原文】 痉病有灸疮,难治。【词解】 灸疮:灸后脓疮。【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疮病有灸疮的预后。【释义】  痉病有灸疮,难治,是说先有灸疮而后患痉病。因灸疮病人,脓液久渍,津血本已亏损,再患痉病,势必血枯津伤,转增风燥,病情自较一般为严重,所以难治。第11条【原

8、文】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然,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