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408912
大小:60.5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6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原野放歌”教案合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9敕勒歌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敕勒歌》。2、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豁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引入:我们祖国的幅员辽阔,有数不清的美丽景色,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参观雄伟壮观的北国风光。2、利用多媒体或教学挂图,展示北国风光。(教师板书诗题
2、:敕勒歌)(二)通读全诗,把握诗境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读准诗中“见”的音。)3、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诗的大概意思。4、全班齐读古诗。(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意1、解题意。读诗题,看注释了解题意。敕勒是一个游牧的民族,生活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这首诗就是敕勒人当日所唱的牧歌。2、读通诗句,理解诗意。①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敕勒川,阴山下。”这一句写了敕勒川的位置。敕勒川,在阴山的脚下。引导学生读注释,了解“穹庐”指的是敕勒人生活的毡
3、帐,就是现在的蒙古包。“见”(同“现”),露出的意思。学生质疑,讨论诗意。②“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表现了天高地阔,草原辽阔无边,地之四边与天之四垂相接,天空像巨大的蒙古包。用自己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饱含了草原牧民热爱自己的家园的情感。③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诗中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一片,正是要突出表现大草原的这种天地旷远、浩瀚自然的特点。虽然诗中没有写人,但诗中并非无
4、人,风吹草低见牛羊,有牛羊的地方就有人,或者说有一双发现这些牛羊的牧民的眼睛出现在诗里。在这样“天苍苍,野茫茫”的背景下,就可能给我们如下的感觉:(1)油然涌起的生机感、喜悦感;(2)尤感这些生机、活力、生命信息的宝贵;(3)在这样草原辽阔、水草丰美之处的牛羊、牧民的怡然自得,自由自在。教师有感情地描述诗境:“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无际地延伸开去,只有那同样辽阔的天宇,如同蒙古包一般从四面低垂下来,罩住浩瀚的草原。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3
5、、交流: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体悟诗情,感受草原风光的辽阔壮美,激发学生的向往和热爱之情。)4、感情诵读古诗。这首古诗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呢!据说,在公元646年,统治中国北部的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之间爆发一场大战,东魏丧师数万。军心涣散,主帅高欢为安定军心,在宴会上命大将斛律金唱《敕勒歌》,群情因之一振。想想,我们应该怎样朗诵这首诗。学生先自己反复练习朗读,再指名朗读,集体评议是否读出诗中宏大的气势。5、当堂背诵这首古诗。 10 静默草原 【教学目标】1、体味草原美在无言,美在静默,体会作者对于水草的自
6、由想象和感受。2、通过人的感受来写草原的辽阔这一写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味草原的静默之美,领会作者的自由想象和感受。难点:通过人的感受来写草原的辽阔。【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课:上一课,我们学习了北朝民歌《敕勒歌》,想必大家对于草原的辽阔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我们再一起随着蒙古作家鲍尔吉·原野走进草原,感受草原。二、在预习的基础上研读课文:1、朗读课文。(可老师范读,也可学生朗读,还可自由朗读。)2、整体感知文章:①找出全文中最关键的句子。明确:都是一样的风景:辽远而苍茫。②这是一篇赞美草原的文章,作者
7、如何开篇谋局?作者没有直接地正面去写草原,而是写草原给人的一种心理效果,和城市人,和观赏景物的心理习惯相对照。直截了当地宣告,要想观看丰富多彩的景观:“草原没有。”蒙古牧人,眯着眼睛要看的,不是有形的景观,而是“苍茫”,而“苍茫”是无形的,所以,作者说:“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引出下文。③为何说“草原首先带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因为它太广阔了,无遮无拦,因而首先带给人以自由感;但是,无边无际的空间,全部是大自然,任何人的创造痕迹,和大自然空间相比,都好像不存在一样,在旷远天地的面前,人只会觉得自己如此渺小与微
8、不足道,产生一种局促感、不自由感。④文章为何以“静默草原”为题?草原的美不可看,只可感受。它的美不在可视、可听之中,而在沉思,不是一般的思考,而是久久地、默默地沉思。3、品味精妙语言:(可按学习小组进行质疑、探究)①“人难免为这种辽远而惊慌”。以人在此产生的异样感,突出这一非同一般的辽阔。其辽阔无边的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