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左传》中介词”于“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左传》中介词”于“的研究1、相关定义1.1、空间概念、时间概念与语言空间和时间的概念是人类最基本的概念。之所以人类离不开空间,是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空间中。事实上,空间的概念是最基本的概念,比时间的概念还要基本。因此,许多认知语言学家认为空间概念是人类了解其他概念的基础,所以我们不得不用语言来表达空间的关系。空间概念和使用语言来表达空间概念是两码不同的事。我们对空间概念的认知先于对空间语言的认知。人类和许多动物一样都有自然能力形成和处理空间概念。人的身体结构使人类产生了上和下、左和右等空间概
2、念。这些空间概念的形成也是人不断和周围的物理环境交互的结果。人类有了语言,才最终将空间概念表达出来。问题是,语言本来是无空间的媒体。语言不存在于空间,但是它存在于时间。如果人要将一个占有空间的场景讲述给别人听,那就不得不花时间。话只能一句一句地连在一起,才能描写某个场景;词只能一个一个地连在一起,才能组成完整的句子;语素只能一个一个地连在一起,才能够把单词造出来。从这个方面看,所说出来的话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在浙江师范大学现代汉语辅导中心网站上的文章中说,在语言学研究中,空间概念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我们用语言来交流的时候,在大多数情况下也离不开对空间概念的表达。因此,很多语言学家都发现了空间概念的基础性,并且在各自的理论体系中赋予空间语义以重要地位。比如说,汉语中的方位词不但表示空间,而且也可以用来表示时间、顺序、等级、职位、意识等语义,其中空间语义是方位词的基本语义,即用方位类词来表达空间概念是其最基本的用法,其他的语义,如时间语义,则经常通过空间语义的隐喻来实现。(浙江师范大学现代汉语辅导中心)。①①?http://course.zjnu.cn/xdhy/BBSXPUpFile/Up
4、Attachment/201061222536.doc?91.2、介词”给”的相关理论、概念由于现代汉语中的介词大多数都是由古代汉语中的动词演变而来,所以很多介词仍兼有动词的用法,”给”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证。”给”是属动、介兼类词,目前汉语语法学界对”给”的词性问题也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在这里不再做这方面的分析,而是着重考察”给”作为介词出现的用法。由于介词”给”本身的语法特质及复杂性,所以各位研究者对介词”给”的用法和意义还尚未达成一致。大家目前都能认同的一点是,大体上大家都认为介词”给”
5、有”引进动作所涉及的物体的接受者”这一用法,另外关于介词”给”能引进动作行为的施事这一点上也比较一致。在充分参考相关资料之后,通过反复思考并认真比较,我们认为介词”给”的语法功能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1.3、介词隐现的定义及分类2.1何为介词的隐现2.1何为介词的隐现介词尽管在汉语中起着重要的句法作用和语义作用,但跟现代汉语中其他虚词一样,它的使用也不是绝对的,既有强制性的一面,又有灵活性的一面。我们将介词的出现与不出现归入显性、隐性两个相对的语法范畴,分别称之为”显现”和”隐含”,合称”隐现”。
6、1.4、”诗”的概念误区如果我们仅仅从字面上去看待这三个概念,则毫无辨析的必要,所谓”诗”,就是一种文学体裁样式,其功能在于通过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语一言抒写生活与情感。更明确地说,“诗”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形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文学形式。此外,学界还认为,在古人眼单,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则称为歌。但是如此划分必然突兀,有失偏颇。据《尚书舜典》记载,”诗”乃是与歌、声、律、舞配合演奏并与宗教仪式密切相关的艺术形式:帝日:”
7、夔!命汝典乐,教胃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水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日:”于!予击石扮石,百兽率舞。”川可见”诗”之性质在于”言志”,其”志”是为了配合乐舞,营造谐和的氛围,沟通人神,最终达到”神人以和”的目的。即”诗”为通神的工具,而”诗言志”,是与宗教祭祀仪式密切相关的活动。又《说文解字注》:”诗,志也,从言寺声。”段玉裁注:《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按:许不云”志之所之”,径云”志也”者,《序》析言之。许
8、浑言之也。所以多浑言之者,欲使人因属以求别也。又《特牲礼》:”诗怀之”注:”诗犹承也,谓奉纳之怀中。”《内则》”诗负之”注:”诗之言承也。”按:《正义》引《含神雾》云:”诗,持也。”假诗为持,假持为承。一部与六部合音取近也。!2〕许慎对”诗”并未作出明确的解析,所以段玉裁在注中对”诗”之内涵作了多方面的引申:”诗”就是内心的思想、情感借助语言的表达。换句话说,”诗”是一种承持、负载内,心思想情感的媒介工具。这样的解释虽有待商榷,但是却代表了汉以后人对”诗”的普遍认同,虽不能从源头上去体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