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分析理论与应用

工作分析理论与应用

ID:12353364

大小:3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6

工作分析理论与应用_第1页
工作分析理论与应用_第2页
工作分析理论与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工作分析理论与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工作分析理论与应用第一章工作分析概述工作分析原则:系统原则、能级原则、标准化原则、最优化原则工作分析内容:1、工作职责分析。(作用:工作职责是确定任职资格的依据,是绩效评估的基础和对象,也是在招聘过程中评估应聘者能否胜任工作的基础。)2、工作流程分析。3、工作权限分析、4、工作关系分析。5、工作环境条件分析。6、任职资格条件分析。工作分析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系统的工作分析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它是在美国工程师泰勒进行科学管理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泰勒所倡导的以科学管理代替经验管理的伟大思想和为

2、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对工作各个方面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对工作分析理论与方法的创立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二章工作分析方法(科学的工作分析方法)是工作分析成败的关键。传统工作分析方法(了解:面谈法、问卷法、关键事件法、观察法、工作日志法…)设计问卷应注意的问题:1、根据工作分析的目的确定岗位信息。2、问题应有针对性。3、问卷的具体项目可根据需要调整。4、易于回答的问题放前面,难答的放后面。5、问题的排列要有一定逻辑次序。6、采用不同形式提问。工作分析系统分为:工作导向型工作分析系统和人员导向型工作分析系统。完整意义上的工

3、作者必备3种技能:通用技能、特定工作技能、适应性技能。海氏计划需要在工作分析专家和任职者之间进行访谈。海氏计划的核心是关于岗位的性质和范围的信息。职业分析清单技术将以工作为中心的要素和以人为中心的要素结合在一起。职业分析清单法在评价培训需求方面非常有效,但其缺点是所使用要素的数量太大。工作要素法所涉及的工作要素:(知识、技能、能力、工作习惯、个性特点)工作要素清单法:是在模仿工作分析问卷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这种技术的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帮助美国的行政机构甄选人员。优点:简便易行,节省开支。第三章工作分析的实施工作分析

4、实施四阶段:(工作分析前准备、信息收集、工作信息分析、结果形成)工作分析系统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1、工作的结构性。2、产业的类型。3、工作结果和过程特征。4、企业价值观。5、研究的对象。工作分析所需信息的主要类型:工作活动、机器设备、工作条件、对任职者要求工作信息的收集者:工作分析专家、工作任职者(他们有可能提供关于工作的最真实、最可靠的信息)、任职者上级主管工作信息的来源:书面资料、任职者报告、同事报告、直接观察、面谈法优点:搜集较多信息、了解更深入,收集迅速,得到准确直观的信息。缺点:信息失真、成本高、对工作分析

5、人员要求高、第四章工作分析的结果工作描述的基本内容:1、工作识别(①工作名称‘工作中最重要的项目’、②工作地点)。2、工作编号。3、工作概要。4、工作关系。5、工作职责(工作活动内容、权限、结果、与上下级关系、对公司经营责任、所使用的机器设备)。6、工作条件与工作环境工作规范内容:1、知识背景。2、与工作相关的技能。3、上岗资格与培训。4、工作经验。5、使用的工具。6、特殊要求。科学编写工作说明书应注意的问题:1、高层的支持和认可。2、员工的参与和配合。3、逐步分层实施。4、使用规范用语。5、建立动态管理机制。编制工

6、作说明书的一般准则:1、确定内容。2、选择格式。(叙述形式、表格形式)3、界定岗位。4、使用专业词汇。5、使用规范文字。6、正确表述方式。7、使用统一格式。8、多层次把关。第五章岗位设置因事设岗是岗位设置的基本原则。1、最低岗位数量原则。2、有效配合原则。3、关系协调原则。4、有效管理宽度原则。(指组织中上级主管人员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5、经济化、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原则。定编定员的原则:1、工作效率原则。2、科学性原则。3、合理性原则。4、岗位、人员比例协调原则。定编定员的方法:1、按工作效率定

7、编定员。(适用于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2、按设备。(适用于以机械操作为主,同类型设备)3、按岗位。(适用于看管大型联动设备的人员,检修工、质检工、电工)4、按比例。(适用于企业内各种辅助生产或服务性部门)5、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适用于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岗位设置表可分为企业岗位设置总表和部门岗位设置表。岗位标准的编写程序:1、调查2、制定编写规范3、编写岗位标准4、审核岗位标准5、岗位标准实施6、修订第六章工作设计工作设计分为两类:新设置的工作岗位设计和工作再设计。工作设计的基本原则:效率原则、

8、工作生活质量原则、系统化设计原则工作设计的一般步骤:1、需求分析2、可行性分析3、评估工作特征4、制定工作设计方案5、评价与推广古典工作设计理论:工业工程方法(泰勒)、工业心理学方法(闵斯特伯格)现代工作设计理论:双因素理论(赫兹伯格)【使员工感到满意的-激励因素;使员工感到不满的-保健因素】、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工作特征理论、跨学科理论、HP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