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课件_01_概论_

医学免疫学课件_01_概论_

ID:12313728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6

医学免疫学课件_01_概论__第1页
医学免疫学课件_01_概论__第2页
医学免疫学课件_01_概论__第3页
医学免疫学课件_01_概论__第4页
资源描述:

《医学免疫学课件_01_概论_》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本章学习重点掌握现代免疫的概念熟悉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及作用熟悉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免疫的三大功能了解免疫学的发展简史第一章概论历史上因微生物引起的疾病曾对人类造成极大的危害,如鼠疫、天花。人类在与疾病的长期斗争过程中,不断发现各种致病微生物,不断地寻找防治的方法,如人痘苗接种。免疫学是人类与传染病的长期斗争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而发展形成的一门学科。第一节免疫接种与传统免疫免疫:免患瘟疫,免除疫病“疫”:民皆病谓之疫=流行性传染病“瘟疫”:烈性/急性的流行性传染病immune/immunity:来自拉丁语

2、immunisimmunis:exceptfromcharges/duties传统的“免疫”概念:对传染病的再感染或再发病有抵抗力一、人痘苗及其应用―经验免疫学时期在古代人类,传染病经常大流行,病死率很高。古代人们就发现,得过某种传染病痊愈后,即获得抵抗这种传染病的能力,这就是免疫。中国古代发明了人痘苗接种的方法预防天花,被世界公认为免疫学研究的开端,是免疫学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中国发明人痘苗接种预防天花人痘接种方法从中国传到欧洲英国驻土耳其大使夫人MaryWortleMontagu将人痘接种技术传到英国等

3、国家二、牛痘苗的发明1791年,英国乡村医生琴纳(EdwardJenner)用牛痘痂接种预防天花,发明了牛痘苗。三、减毒活疫苗--实验免疫学时期1890年,巴斯德用长期培养后减毒的鸡霍乱弧菌制备成活菌苗,预防鸡霍乱,此后又制备成功炭疽杆菌死菌苗和狂犬病毒减毒活疫苗。(人工主动免疫方法)确定病原微生物的“郭霍法则”Late1800’s:Koch郭霍创立固体培养基培养法,并提出了著名的确定病原微生物的“郭霍法则”InfectiousdiseasecausedbymicroorganismsSpecificpatho

4、genscausespecificdisease1890年,培林(vonBehring)和北里(Kitasato),在Koch实验室制造抗白喉杆菌外毒素血清治疗白喉。(人工被动免疫方法)第二节免疫的新概念及对免疫功能的认识不同个体间输血或异体组织器官移植,都可能发生严重的反应。花粉、动物血清等进入机体后,也会引起不同的反应。这些物质都不是病原微生物,为什么也会刺激机体发生严重反应?一、对传统免疫的新认识研究发现,凡异物进入机体均可引起排斥反应。在对异物的排斥反应中,并不总是对机体有利。输血反应、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5、、花粉和动物血清引起的变态反应等,都是机体免疫系统对“异物”产生免疫应答的结果,说明免疫的作用不仅仅是抵抗微生物感染。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生理反应,当外来异物(抗原)进入机体后,机体能识别“自己”或“非己”,对非己物质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的非己物质;免疫过程并不总是有利于机体,有时也可引起机体损害。二、“免疫”的现代概念“免疫”是机体识别自身成分和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免疫反应通常对机体有利,但有时也可能损害机体。三、免疫的功能与表现第三节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一、非特异性免疫非

6、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immunity)是种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防御功能。又称为固有性免疫(innateimmunity)、先天性免疫或天然免疫。特点:①作用广泛,无特异性;②先天具有;③初次与抗原接触即发挥作用,无记忆性;④可稳定遗传;⑤同一种属的个体差异不大。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二、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specificimmunity)机体与抗原物质接触后获得的具有针对性的免疫应答,主要由T、B淋巴细胞完成。又称为适应性免疫(adaptiveimmunity)或获得性免疫(acquir

7、edimmunity)。免疫应答:T、B淋巴细胞受到特异性抗原刺激后,发生活化、增殖及分化,产生抗体或其它效应分子发挥免疫效应的过程,称为免疫应答。免疫应答(immuneresponse)特异性免疫的特点特异性获得性记忆性可传递自限性特异性免疫的类型根据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和产生的效应,可分为两大类:体液免疫(humoralimmunity)―由B淋巴细胞介导,产生的效应分子为抗体。B细胞受特异性抗原刺激后,发生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效应作用。细胞免疫(cellularimmunity)―由T

8、淋巴细胞介导,产生的效应细胞和分子是致敏T淋巴细胞与淋巴因子。第四节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细胞―T和B细胞APC―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其它免疫细胞―NK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免疫分子:分泌性分子―抗体,补体,细胞因子膜分子―TCR,BCR,MHC分子,CD分子,粘附分子一、免疫器官(一)、中枢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