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

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

ID:12287843

大小:4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6

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_第1页
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_第2页
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_第3页
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_第4页
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对语文教师及语文教育的认识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老师难,当小学语文老师难,当现在的小学语文老师更难!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难教。语文的学科特点之一是有很强的综合性,大至天文地理,小到鸟兽虫鱼,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语文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因此,语文教学的规律,也就相当难寻。语文的这种综合性的特点对教师的语文素养提出的要求也就更高,有人说:一个出色的语文教师必须是半个诗人,半个书法家,半个画家,半个朗诵家……总之,身为语文教师你必须什么都要懂一些。我们知道,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怎么可能做到门门精通呢?不但精通难以做到,连全面的了解也不

2、可能。正因为我们的知识上的缺陷,造成了我们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质疑,面对学生提出的五花八门的问题时出现尴尬的局面。其二,我们的学生的语文素养受到了社会的质疑:社会怪高中,高中怪初中,初中怪小学,小学怪谁,那就只能怪幼儿园了,这种互相推诿,互相扯皮,有用吗?我们说,学生成长的每个阶段的语文教育都有问题。追根究底,这就不光是语文教育本身的问题,更不只是语文教师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做家长的都在望子成龙,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来,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考上个好大学,将来找到个好的工作,而上大学,学生必须经历高考这一关,高考是以分数论英雄的,高中教师拼命的抓分数,初中也有中

3、考,初中教师也在拼命的抓分数,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素质教育的那一套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如此的语文教育,怎么行?我们都在小学,小学的情况要好些,但小学也有考试,不考不行,谁叫评价的研究落后哇,教师不考,还难以向家长交待(举出家长要成绩单不要报告册的例子)。老师们一方面要抓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又要作应试的准备;一方面在精心编制素质教育的美梦,另一方面又承当着社会的殷切的期待和恶意的攻击。我们都在夹缝中生存。其三,语文“新课标”的实施,给语文课堂带来了一道道新的风景:美美的人文情怀,浓浓的自主探究,靓靓的多元感悟,深深的资源开掘,这些无疑都是必要的,既是语文教育的最终

4、目标的要求,也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但,与此同时,双基还要不要呢?训练还要不要呢?如果不要,学生的语文素养最终能得到提高吗?如果需要,我们应该赋予双基训练什么样的时代内涵呢?语文教学到底是雾,是风,还是雨呢?老师们想跟上时代的潮流,但自我感觉即将跟上的时候,语文教育的观念又发生了变化,这时候,我们就可能有一种被骗的感觉。用范伟的话说:忽悠哇,我又被你忽悠了一顿,我到底该怎么做呢?其四,家庭对学校的期望值很高,但家庭教育的质量并没有跟上。当老师的谁都知道,学生是社会的人,对学生的教育需要家庭、社会、家庭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哪个学生的哪一个方面跛足,这个学生的教育就有问

5、题。社会的整体学习环境逐渐处于弱化,浮躁的思想,拜金的思潮同样影响到学校,影响到学生。城里各种游戏场所不拒绝未成年人,许多学生整夜流连其间。而家庭的教育手段有过于简单。这些,都对学生的教育造成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这点是各学科共同的问题)鉴于以上几点,所以我说:“语文哪,想说爱你不容易!”但实际上,我们却都没嫌弃语文,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是忘我的,不知疲倦的行进在语文教育的路上,“痛并快乐着”。快乐着,还是源于语文,源于语文课程,源于语文教学。语文是一门工具性的课程,它是我们认知的工具,听说读写寓含其中,字词句篇蕴含其里,思维、想像的训练附着其上,它的功能太过强大了。

6、语文又是一门人文性的课程,这就是语文教育的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就是课堂教学中人文氛围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就是和谐课堂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人常说:“语文不是无情物,情到真时泪满襟。”难道不是这样吗?“卖火柴的的小女孩”的孤苦、无助、悲哀,怎不起人伤逝的情怀和怜悯的泪水;“老麻雀”为保卫亲人而不息于猎狗一战的勇敢精神,怎不让人肃然起敬;“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是那样的壮美;“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杜甫草堂的春景是那样的明丽;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是那样的乖巧、淘气、古怪;郑振铎笔下的燕子活泼、轻盈、俊俏、机灵,是那样的赏

7、心悦目;“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彰显的是那”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不屈意志;赤壁之战、草船借箭闪耀的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这就是我们所执教的语文,这就是我们的学生力求习得的语文,这就是蕴藏着无限自由和生命律动的具有人文精神的丰妙灵动的语文。我们的学生徜徉其间,我们自己浸润其中,教师与学生以情悟情,将心契心,彼此在对话中得到精神的字样和生命的愉悦。所以,有教师深情的低吟:语文哪,教我怎么不爱你;还有教师豪壮地呼喊:语文在,我在;我在,语文兴。唯其如此,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就决不可辜负了语文!不辜负语文,就要求我们将新课程的理念与实践结合起来,在正确把握新课程理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