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201606300705c+基于arcs动机模型将电脑绘画引入小学美术课堂的研究(修改2)

正文+201606300705c+基于arcs动机模型将电脑绘画引入小学美术课堂的研究(修改2)

ID:1217391

大小:483.6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1-08

正文+201606300705c+基于arcs动机模型将电脑绘画引入小学美术课堂的研究(修改2)_第1页
正文+201606300705c+基于arcs动机模型将电脑绘画引入小学美术课堂的研究(修改2)_第2页
正文+201606300705c+基于arcs动机模型将电脑绘画引入小学美术课堂的研究(修改2)_第3页
正文+201606300705c+基于arcs动机模型将电脑绘画引入小学美术课堂的研究(修改2)_第4页
正文+201606300705c+基于arcs动机模型将电脑绘画引入小学美术课堂的研究(修改2)_第5页
资源描述:

《正文+201606300705c+基于arcs动机模型将电脑绘画引入小学美术课堂的研究(修改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ARCS动机模型下的小学电脑绘画课程研究摘要小学普遍表现出学习的动机不高,或者外部学习动机要明显高于内部学习动机。怎样提升小学电脑绘画课程的动机,由过去的逼着学转化为主动学,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1987年,美国心理学家凯勒教授创造性的提出了以注意(Attention)、切身性(Relevance)、自信(Confidence)、满意(Satisfaction)为四个要素且以其英文单词首字母命名为ARCS动机设计模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小学计算机制图课程中采用弧线模型的动机设计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且符合艺术学生的身心特点,可以有效地改变小学

2、计算机绘画学习动机的低水平。本文在小学计算机绘图课程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动机策略的弧型模型的应用。首先梳理和介绍了凯勒教授的动机设计理论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理论;然后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动机特点和电脑绘画课程的特色,依据ARCS动机模式的四个因素层面设计出了一套针对电脑绘画课程教学策略。关键词:ARCS动机模型;小学电脑绘画;教学;美术第一章将电脑绘画引入小学美术课堂的相关问题(一)学生学习电脑绘画课程现状调查1、学生年级差异的现状仅从各年级学生学习各方面自主性的平均分来看,五年级学生的得分最高,四年级学生的得分最低,但在学习时间的自主性方面,是六年级学生的得分最低。四年

3、级与五年级学生相比:在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结果、学习环境维度的自主性水平上并无显著差异,但是在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方面,四年级学生显著低于五年级学生水平。四年级与六年级学生相比:在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结果、学习环境维度的自主性均无显著差异,只是在学习内容的自主性方面,四年级学生极为显著的低于六年级。五年级与六年级学生相比:五年级学生学习各方面的自主性水平均高于六年级,但只有学习时间、学习过程方面的自主性差异显著,其他各维度差异并不显著。以上两两比较的结果可以看出,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的发展趋势是上升的,基本符合认知能力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特

4、别是四年级与五年级、六年级学生的比较结果可以看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基本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增多、各方面能力素质的增强等逐步提高的。但是六年级学生与五年级学生相比,自主性水平降低了,在学习的某些方面甚至是显著降低。2、硬件设施配备现状调查部分学校的机房设备没有及时更新换代,电脑配置低,个别小学现有的机房仍用的是以前的586处理器,内存仅为64MB,硬盘为120M-540M。据调查,有75%的学生认为机房的电脑运行速度慢,多开几个软件就容易死机。除此之外,学校为小学生配备的手绘板虽然都是名牌,但却是最低端的型号,小学机房电脑老化现象严重,影响正常使用,有时

5、候,在一节课中,会出现多台机器死机的情况,小学生遇到过手绘板接触不良的情况,每次上课学生都要花费不少时间反复机房调试电脑和手绘板,严重影响了上课的积极性。3、学习者学习状况问卷调查调研相关同类调查问卷,结合小学生的电脑绘画实际,将ARCS动机模式的四个因素继续细化,得到十个测定指标,编制出了“学习动机调查问卷”,具体详见表1-1。表1-1调查问卷测定指标所对应的题号因素测定指标对应题号A注意A1电脑绘画学习的兴趣1、2A2电脑绘画学习的努力3、4A3电脑绘画学习意志力5、6R切身性R1目的相关的定向7、8R2过程相关的定向9、10C自信C1自身能力取得成功11、1

6、2C2自身努力取得成功13、14C3对成功的渴望程度15、16S满意S1源自内部的满意17、18S2源自外部的满意19、20(二)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电脑绘画课程的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先导当属瑞士杰出的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J.),这己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人士的普遍认可。建构思想贯穿其认知发展理论的始终,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思想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但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逐渐和建筑活动的结果,是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身体内部和内脏的感官作用,是身体、生理和心理活动的主体。图

7、式是结构意义(或组织)的认知功能。同化是指个体认知结构中原有的吸收环境的因素,适应是指对旧的认知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当个人可以使用现有的模式来吸收新的信息,他是在一个平衡的认知状态,当现有的模式不能吸收新的信息,即平衡破坏,修改或创建新的模式(即适应)过程中找到新的平衡。个体的认知结构是在同化与顺应的双向建构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并在“平衡一一不平衡一一新的平衡……”的循环中不断丰富、提高和发展的。2、相关动机理论赫布(Hebb,1949)与柏林(Berlyne,1960)整理提出了动机的唤醒理论(arousaltheory),又译激发论。这一理论认为,个体在身心

8、两方面,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