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15章

中国文化概论15章

ID:1213943

大小:792.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1-08

中国文化概论15章_第1页
中国文化概论15章_第2页
中国文化概论15章_第3页
中国文化概论15章_第4页
中国文化概论15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概论15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文化概论》教师用书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中国文化概论》教师用书内容提要(一)一、中国文化的类型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农业经济格局、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这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类型。这种文化类型既影响着观念的意识形态,也影响着社会的心理和行为规范,是建立在道德主体上的“德性文化”。它重德并不轻智,而是德智统一、以德摄智。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个人对于群体、天下的责任,把“孝”的范畴广义化。内容提要(二)二、中国文化的特点(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二)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三)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四)尊君重民相辅相

2、成的政治文化(五)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六)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七)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实例分析(一)一、关于中国文化的伦理类型中国古文化归于以“求善”为目标的“伦理型”。作为“伦理型”的中国文化,将人推尊到很高的地位,有系统的“重人”意识。二、道德论与本体论、认识论、知识论互摄互含,畛域不清一是以为宇宙最高本体即是道德的最高准则或基本根源。如董仲舒宣扬“道之大原出于天”。二是强调求知方法与修养方法的一致。实例分析(二)三、务实精神中国实用理性不仅表现在思维模式和内容上,而且在人生观和生活信仰上也造成了影响,这两者不可分割。四、安土乐天、安土重迁《周易·系辞上》:“乐天

3、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五、以“耕读传家”自豪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仪,修身养性,以立高德。实例分析(三)六、中国古代氏族社会解体不充分概略而言,希腊、罗马奴隶制是社会分工明显和商品交换较发达造成氏族公社解体,氏族内部发生对抗性矛盾,出现大量债务奴隶而实现的,这种奴隶制不是以血缘关系组成的,而是以地域为单位来组成国家。而在中国奴隶制的形成过程中,商品交换的作用非常微弱,战争掠夺成为补充财富的重要手段,每一个氏族内部并未分裂,而是构成一个个军事单位,每一个族人都为本族而生存和战斗。这就保留了氏族社会对内的聚合力和对外的排斥力。这种

4、民族性格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君子以类族辨物”等,成为世代沿袭的传统观念。相关补充(一)一、关于“文化类型”“文化类型乃是历史上形成的各种文化共同体最本质的特征。”二、中国文化类型诸说“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并不是封闭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大陆连绵型文化、农业文化、中国封建制文化”;有的学者将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看做是不同文化类型的基本内核;中国古代文化以中和主义为总原则。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文化的类型可以说是“伦理的人文主义”;者认为,文化类型是指历史上形成的、特定的社会群体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精神风貌等思想文化的最本质特征。相关补充(二)三、梁漱溟提

5、出中国文化的十四大特征(1)广土众民;(2)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3)历史长久,并世中莫与之比;(4)中国有一伟大力量蕴寓于其中,但又指不出其力量竟在哪里;(5)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止不进的文化;(6)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7)家族本位;(8)中国学术不向着科学前进;(9)民主、自由、平等一类要求,不见提出,及其法制之不见形成;(10)道德气氛特重;(11)中国不属普通国家类型,而属超国家类型;(12)中国历史上兵与民分、兵民合一的有兵局面后世变得无兵,即兵匪不分,军民互相仇视;(13)中国文化为“孝的文化”;(14)隐士是中国社会的特产。相关补充(三)四、中国台湾学者韦政通概括出中

6、国文化的十大特征(1)独创性;(2)悠久性;(3)涵摄性;(4)统一性;(5)保守性;(6)崇尚和平;(7)乡土情谊;(8)有情的宇宙观;(9)家族本位;(10)重德精神。五、七个人类原生形态的“母文化”埃及文化苏美尔文化密诺斯文化玛雅文化安第斯文化哈拉巴文化中国文化参考文献(一)1.梁漱溟.中国文化的两大特征.梁漱溟全集.第6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全集.第3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3.韦政通.中国文化概论.台北:台湾水牛出版社.1973;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4.马宗霍.中国经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上

7、海书店.1984年影印版5.冯天瑜.人文论衡.武汉:武汉出版社.1997参考文献6.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7.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8.王杰.殷周至春秋时期神人关系之演进.新华文摘.2000(11)9.张怀承.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三教互补的伦理精神.新华文摘.2000(12)10.许嘉璐、季羡林.甲申文化宣言.中国青年报.2004-9-511.陈江风.观念与中国文化传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