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133795
大小:7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5
《导学案2课(老师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走一步,再走一步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型精读课时2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生字词,能读准字音,分辨字形,知道意思;整体感知文意,研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及生活哲理。2.过程与方法:揣摩描写人物心理、语言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情感;学习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培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从“脱险”经历中感悟到的生活哲理;激发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课前预习学法指导1.课前预习,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2.用略读感知法把握主要内容,复述故事情节。3.学
2、习多角度阅读法,从不同角度去阅读探究课文,获得多方面的教益。4.学习作者巧设伏笔,人物、景物细节描写,以小见大等写作手法。相关链接1.走近作者莫顿·亨特,美国当代作家。他早年曾加入美国空军,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战斗,曾经驾驶飞机深入德国完成极其危险的侦察任务。2.写作背景《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享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小时候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体弱多病,和五个小男孩一起爬悬崖,他好不容易爬到一处岩石架,爬了1/3高度,再也上不去,要下也下不去,陷入可怕
3、的两难境地。后来照父亲说的,一小步,一小步下来,终于脱险了。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人生的富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知识构建1.掌握根据记叙要素复述课文内容的方法。2.学习多角度阅读探究文章的方法。3.理解课文以小见大等表现手法。知识预习1.熟读课文三遍。2.整体把握课文,思考以下问题:⑴课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情?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原因是什么?⑵从课文内容看,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⑶作者通过文中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生活哲理?高效导学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
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7-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诗歌《在山的那边》,明白了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布满了艰难险阻。其实,不只是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人生处处都会有坎坷。那么,面对困难,我们该怎么办?是放弃,还是迎难而上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看看作者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并希望同学们在学完这篇文章后,能够从中受到一些有关人生方面的启迪。(教师板书课题、作者)二、粗读感知1.快速默读课文,试着复述课文内容,说说你从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1)复述
5、要求(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2)悟出的生活哲理:明确: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2.用普通话再次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思考回答以下问题:⑴开头为什么突出天气“闷热”?明确:为下文孩子们爬到悬崖上去凉爽凉爽作铺垫。⑵找出课文中描写“我”爬下悬崖时的语句和“我”走第一步时的动词,这几个动词突出了“我”的什么心理?明确:课文主要写“我”跟小伙伴们爬悬崖的过程,写我爬下悬崖走第一步时的动词是“伸、探、踩”,这
6、几个动词突出了我的小心翼翼的心理。⑶父亲指点“我”爬下悬崖时,“我”的心理有什么变化?明确:在征服悬崖的过程中作者详细地写出了“我”的心理变化:最初是毫无信心,继而是萌发信心,随后是信心大增,最后是觉得自己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⑷“啜泣”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几次写到“啜泣”?含义有什么不同?明确:啜泣就是抽抽搭搭地哭,文中两次写到“啜泣”,含义不同。第一次是因为恐惧、伤心,第二次是出于惊喜、委屈、感动、余悸和成就感。⑸“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指的是什么?明确:“永远忘不了的经历”有两层意思:①从悬崖上学到
7、的经验使自己终生受益。②将这“经验”归纳成:“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也就是告诉我们,在困难面前不应该畏惧害怕,而要冷静地分析困难,化解困难,要由易入手,循序渐进,坚持到底。高效导学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7-⑹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你怎样认识这一标题的含义?明确: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困难,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的困难,一个一个的认真解决,终会取得成功。3.教师小结从这篇课文中,可以学到作
8、者小时候在那座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作者由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些人生的哲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善于体会,人就会聪明起来。三、多角度阅读,探究文意1.多角度阅读方法指导同学们,苏轼的《题西林壁》是这样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移动视线从不同角度观察山姿,那么进入视野中的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