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数学教学减负的几点策略

谈初中数学教学减负的几点策略

ID:12131795

大小:3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5

谈初中数学教学减负的几点策略_第1页
谈初中数学教学减负的几点策略_第2页
谈初中数学教学减负的几点策略_第3页
谈初中数学教学减负的几点策略_第4页
谈初中数学教学减负的几点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初中数学教学减负的几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谈初中数学教学减负的几点策略施官职中李爱红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仍是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频频见诸于报纸、电视新闻。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影响下,教师面临着新的压力。数学教育界的钟善基先生(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北京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认为:没有负担的学习是不存在的,教师安排学生做数学题,不仅是巩固与检查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华罗庚教授也说过:“学数学而不做数学题等于入宝山而空返”。在认真学习新课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成绩的策略和做法。一、精心设计数学习题,

2、避免重复性作业造成不必要的负担。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教师要动手设计和选择习题,在提高习题的品位上下功夫,提高习题的质量。1.一题多变,引导学生发现解题规律。在教学中,根据适当的题型,变换条件或结论,得出新题,由一题变为多题,引导学生将问题步步深化,克服思维定势的毛病,开阔思路,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解题的灵活性。如:例1已知,求的值。可以得以下变化:变化1已知,求的值。变化2已知,求…+的值。在完成例1的原题后,教师应及时启发学生不可套用例1原题的解法去解变化题1,引导学生将多项式变形为:=,含有代数式,同理…6+=…+,复杂冗长的式子求值转变为求简单的代数式

3、的值了。2.同类组题,触类旁通归纳分类,同类组题教学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探索和创造的潜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使学生做尽可能少的题量的练习,从中悟出解题规律,达到巩固课堂上学习到定理、定义的目的。例2.(1)已知为实数,若,则实数的值是多少?(2)已知为实数,4,求的值。(3)为实数,求关于的方程的实数解。(4)已知为三个角,且,试判断的形状。上述四个问题虽形式上各不相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均可依据实数性质“任何实数的平方不小于零”来解题,抓住这一规律,上述这些貌似复杂的习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四道题变成了一道题。二、

4、从分析“原始问题”入手,延伸到综合性题目的解决,由易而难,让学生的感觉重负担变成了轻负担。许多人常问李政道先生“成功的秘诀”,他在答复时指出的第一条经验,就是“面对‘原始问题’”。他还说:“研究原始问题需要从新的角度去考虑”。对于数学问题,不要求学生像搞基础研究那样面对“原始问题”,但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简单的问题联想到解决难题的方法,对培养学生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是大有裨益的。比如有一道这样的题目:例3.如图①,在Rt△ABC中,∠C=Rt∠,AC=3,BC=4,以C为圆心画圆弧,交AB于点A、E,求线段AE的长。6图①图②图③这道题对于初学的学生来

5、说,往往会一筹莫展。不妨引导让学生从分析“原始问题”入手,先讲解两道基本的单一的题目,如:原始问题(1):如图②,在Rt△ABC中,∠C=Rt∠,AC=3,BC=4,求斜边AB上的高线CD的长。原始问题(2):如图③,弧AE的半径是3,弦AE的弦心距是,求出弦AE的长。对于原始问题(1)、(2)学生可以轻松解答出来。最后,把题(1)与题(2)合并就成为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会惊讶地发现,难题不难了,综合性题目也不过如此,顿感心境轻松。三、结合生活实际讲解数学,体验学习的成功,增强学习的兴趣。在平时数学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区分“家庭(生活)数学”和“学校数学”

6、。“家庭(生活)数学”是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为了真实的目的而学习(不是教!),它总是包括实际的物体而几乎很少进行文字记录。与之相对,“学校数学”通常是为了自身目的而进行,与任何真实或具体的环境关系不大,而且几乎总是包括记录并使用文字符号。所有的事实都表明,学生对生活中遇到的相关数学问题的解答充满信心,但当他们面对学校的数学时情况则截然不同。学校数学通常要求儿童使用生疏的“纸笔”6策略,而这些策略并非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心智策略的简单的书面翻版。与之相对应,我们应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方式来理解数学,尽量通过接近生活经验的问题来激发学习的兴趣,产生学习的动力,最终达

7、到提高数学学习成绩的目的。近年来,就初中升学考试题的命题趋势来看,越来越重视实际问题的分量。如2002年宁波市数学中考试题的第27题:例4.为了能有效地使用电力资源,宁波市电业局从2002年1月起进行居民峰谷用电试点,每天8:00至22:00用电每千瓦时0.56元(“峰电”价),22:00至次日8:00每千瓦时0.28元(“谷电”价),而目前不使用“峰谷”电的居民用电每千瓦时0.53元.(1)一居民家庭在某月使用“峰谷”电后,付电费95.2元,经测算比不使用“峰谷”电节约10.8元,问该家庭当月使用“峰电”和“谷电”各多少千瓦时?(2)当“峰电”用量不超过每

8、月总用电量的百分之几时,使用“峰谷”电合算?(精确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