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129703
大小:440.00 KB
页数:83页
时间:2018-07-15
《校点本《礼记正义》诸多失误的自我批评--(定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校點本《禮記正義》諸多失誤的自我批評呂友仁一、缘起二、上古本《禮記正義》的失校1、失校的原因簡析2、目前已經發現的失校479條三、上古本《禮記正義》的誤校1、誤校的種類及誤校的原因2、目前已發現的誤校32條四、僅僅適用於上古本《禮記正義》的失校五、上古本《禮記正義》的破句1、破句的原因2、目前已發現的破句325處六、上古本《禮記正義》的引號失誤與反思1、引號失誤分類2、引號失誤的原因3、目前已經發現的引號失誤103處4、關於引號使用的反思之一5、關於引號使用的反思之二七、上古本《禮記正義》的頓號失誤1、頓號失誤的種類及其原因2、目前已經發現的42處頓號失誤
2、八、上古本《禮記正義》的專名號失誤附錄:出版社編輯過程中的若干失誤83一、緣起這裡所說的校點本《禮記正義》,是指2008年9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由我校點的《禮記正義》(簡稱“上古本”)。校點這部書,使我學到了不少東西,得以進入禮學之門,這是我要對上海古籍出版社衷心說一聲‘謝謝’的。這部書的書稿是1992年動手,1996年5月交稿。現在重讀此書,發現失誤很多。究其原因,首先是学力不够。彼時的我,在禮學方面還十分幼稚,似懂非懂之處甚多。儘管下了很大功夫,奈基礎不厚何!其次,資料不足。例如《郭店楚墓竹簡》、《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這些校勘價值很高的書尚未出版
3、,自然談不上使用。退一步說,即使已經出版的書,例如日本學者常盤井賢十《宋本禮記疏校記》、《六朝寫本禮記子本疏義》,由於孤陋寡聞,聞所未聞,更談不上使用。其次,查書手段落後。彼時查對一句經文,只有一部葉聖陶《十三經注疏索引》可用,費時費力,這與今日之在電子版圖書上快速檢索,其效率不可同日而語。承蒙北京大學《儒藏》編纂中心不棄,2011年,約我重新校點《禮記正義》,給我一個難得的重讀此書的機會。溫故知新,乃發現上古本《禮記正義》的失誤很多。今粗爲梳理,計有失校者479條,誤校者32條,破句者324處,引號失誤者103處,頓號失誤者42處,書名號失誤者44處,專
4、名號失誤者3處,附錄中失誤者5處。因爲這次校勘使用的底本是中華再造善本中的八行本《禮記正義》,而上古本使用的是中國書店1985年重印的覆刻八行本《禮記正義》,兩家底本雖屬一個系統,但終有不同之處,所以又有僅僅適用於上古本《禮記正義》的失校13條。此外,還有出版社在編輯過程中造成的失誤82條,作爲附錄,綴於文後。諸多失誤,使我深感愧疚,在此謹向讀者表示歉意。表示歉意是一句空話,不如付諸實際行動予以改正。我寫這篇文字,就是希圖補救的一個實際行動。首先,我希望拙文能夠得到發表。其次,我希望擁有上古本的讀者在看到拙文之後,如果認爲我說的對,就請按照拙文提供的頁碼和
5、行數(每條都有),予以更正。拙文所標的行數,是這樣來計算的:經文是單行大字,一行算一行。鄭玄注文和陸德明《釋文》,都是跟着經文走的,用的是雙行小字。這雙行小字也按一行來計算。而孔穎達的疏文,用的是單行小字,則每一單行按一行計算。我在草寫拙文時,使用了金良年先生惠寄的《整理本禮記正義標校疏誤舉例》——以《曲禮上》篇爲例。還使用了北京大學經籍研讀會網上發佈的有關資料。對以上兩家的糾謬補闕,表示衷心感謝。83由於資質愚鈍,見聞不廣,拙文談到的失誤,只是目前已經發現的。限於水平,肯定還會有漏掉的,誠懇希望讀者批評指正。83二、上古本《禮記正義》的失校1、失校的原因
6、分析:第一,囿於成見,對《禮記注疏》的殿本、庫本(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置之高閣,不屑一顧。這兩個本子的名聲一向不好,學者很少使用。這個不好的風氣,阮元很可能是始作俑者。例如,阮元《禮記注疏校勘記》有這樣一條:外朝主尊別阮校云:“閩、監、毛本同,衛氏《集說》同。許宗彥‘別’改‘卑’。”(中華書局影印本1413頁上欄)呂按:實際上,殿本、庫本正作“卑”。據考,殿本問世時,許宗彥(1768-1818)尚未出生;庫本問世時,許宗彥尚不及弱冠。而阮元寧肯徵引許宗彥的說法也不屑使用殿本和庫本,二本在阮元心目中的地位由此可見。《禮記·曲禮上》有云:“愛而知其惡,憎而知
7、其善。”殿本、庫本固有可憎之處,但也自有佳處,作爲參校本還是够格的。例如,上古本20頁1行:“此一節明禮爲諸事之本,言人能有禮然,可異於禽獸也。”各本皆如此,雖然讀起來有點彆扭,也沒辦法。這次查對了殿本、庫本,二本在“然”後均有一“後”字,至此方悟上古本不僅失校,而且破句。再舉一個包括殿本在內的各本皆誤,唯有庫本獨是的例子。上古本823頁校勘記[三四]:下殤無遣疑“遣”下脫“車”字。呂按:明知脫字,但沒有版本根據,只好存疑。現在好了,庫本正有那個踏破鐵鞋無覓處的“車”字。第二,一些很有校勘價值的書當時尚未出版,《郭店楚墓竹簡》、《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
8、是其例;第三,一些有校勘價值的書雖已出版,由於孤陋寡聞,未能使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