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临骏:供给侧来了,凯恩斯走了

肖临骏:供给侧来了,凯恩斯走了

ID:12079889

大小:16.4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5

肖临骏:供给侧来了,凯恩斯走了_第1页
肖临骏:供给侧来了,凯恩斯走了_第2页
肖临骏:供给侧来了,凯恩斯走了_第3页
资源描述:

《肖临骏:供给侧来了,凯恩斯走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于“供给侧结构改革”,目前学界并没有一个严谨的定义。刘世锦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全面提升中国各方面的要素生产率”。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认为:“供给侧的结构改革的重点在于要形成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实现市场对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通过解除对人口、制度、土地、资源、金融、创新等抑制,增加有效供给”。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的表述代表了比较主流的看法,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力,应该是一系列改革举措整体发力,包括鼓励创新创业的改革举措,推进市民化为核心的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

2、实施减税降费和大规模减少行政审批,积极推进新一轮财税、金融等配套改革”。有人据此总结,认为“供给侧改革要改什么、怎么改?从中央领导人的讲话以及重要财经部门负责人的解读来看,大致可以归纳为‘加、减、乘、除’。加,就是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有效供给;减,就是压缩落后产能,清理僵尸企业,解决中低端产品过剩;乘,就是鼓励创新,发挥创新的乘数效应;除,包括破除垄断、放松管制、减税,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也包括去除财政和金融领域积累的风险等。”展望改革愿景,“供给侧结构改革”对中国经济运行

3、和未来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当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改什么”以及“怎么改”,尚需要实践的推进和检验。伴随着改革实践的展开,相关的理论也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在我看来,目前占学界主流地位的“新供给学派”,其理论逻辑和政策含义仍有值得讨论之处。按新供给学派的说法,“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思路并不是传统供给学派的思路,而是“新供给学派”的思路。何谓“新”?新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贾康说,“新”就“新”在“有破有立”。所谓破,就在于它“直率地指出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虽然各自强调不同的

4、角度,但都存在着忽视供给端、供给侧的共同问题”;所谓立,就在于“特别强调的是经济学基本框架需要强化供给侧的分析和认知”;直率地指出凯恩斯们“忽视供给端、供给侧的共同问题”,这是破;而“强化供给侧的分析和认知”,这是立。在我看来,新供给学派的这一“破”一“立”,不过是同义反复,其理论内核还是围绕着“萨伊定律”做文章。用贾康教授的话说:“这样就可以回到最早萨伊所说的‘供给自动创造需求’来作新一轮的阐发———对此话过去曾经给予批判,如归为‘庸俗经济学’,但是这话语里面却含有合理的成分,就是带有破坏性创造

5、、颠覆性创新特征的供给,确实有可能塑造市场、引领市场,创造出大量的可对应需求,是‘升级换代’式阶段性提升的关键因素。”换言之,“从‘萨伊定律’到美国供给学派,以及其他不同学派的许多成果都给了我们在经济学创新方面的启发”。虽然强调“其他不同学派的许多成果”有点“新综合”的意蕴,但新供给学派的核心还是定位在“供给自动创造需求”。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谈经济当然要看供求两端,不能只看一侧。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两点论”。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坚持辨证唯物主义“两点论”不是陷于“相对主义

6、”,其关键在于辩证唯物主义在“一分为二”之后,还必须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否则就不是真正的辩证唯物主义。以“一分为二”的眼界看,当下中国经济的症结究竟何在?现实就摆在眼前:不在于“供求均衡”,而在于“供求失衡”——这一点估计没有人能够否认。问题在于,导致供求失衡的症结究竟是“供给侧”呢,还是“需求侧”呢?在新供给学派看来,症结不在于“需求侧”,而在于“供给侧”。做出这个判断的理论依据何在?答曰:萨伊定律。这里顺便介绍一下萨伊定律。让·巴蒂斯特·萨依(Jean-BaptisteSay),19世纪法国庸

7、俗经济学家,因其名字命名的定律而名闻天下。萨依定律(Say’sLaw),其核心思想一言以蔽之:“供给创造需求”。它包含三个要点:产品生产本身能创造自己的需求;由于市场能够自我调节,国民经济不可能出现普遍性生产过剩,最多只能在个别部门出现供求失衡现象,且也是暂时的;货币仅仅是流通媒介,商品的买和卖不会脱节。根据萨伊定律,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因而社会的总需求始终等于总供给。萨依定律无非是想证明市场经济不会出现生产过剩危机。在马克思看来,萨伊定律完全是罔顾市场经济经验事实的“想当然”

8、,马克思对此讥讽道:“按照这种看法,生产过剩之所以存在,仅仅因为生产过剩不是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相对性,即一些领域中现实的生产过剩引起另一些领域的生产过剩这个事实,被表述如下:普遍的生产过剩并不存在,因为,如果生产过剩是普遍的,一切生产领域相互之间的比例就会保持不变;就是说,普遍的生产过剩=按比例生产,而按比例生产是排除生产过剩的。据说,这就驳倒了普遍的生产过剩。”遗憾的是,否认普遍的“生产过剩”成了供给学派坚信不疑的教条:“供给能够自动创造需求,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的变化”。于是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