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城山记》教案

《小石城山记》教案

ID:12068771

大小:5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5

《小石城山记》教案_第1页
《小石城山记》教案_第2页
《小石城山记》教案_第3页
《小石城山记》教案_第4页
《小石城山记》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石城山记》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选修2-1《小石城山记》教案06.2.15一、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2.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及有关的文学常识;3.把握文章的大体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感受作者笔下大自然山水的神奇瑰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二、教学重点1.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难点作者借对小石城山这样美好的自然景观却被埋没于荒僻之乡的感慨,表达对美好事物被压抑、遭遗弃的郁愤之情,并抒发贤才遭贬谪的天涯沦落之感。四、教学手段Powerpoint课件五、教学时数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选修2总体教

2、学安排介绍;各单元文体整体感知。(二).第一单元整体感知:朗读单元导语,把握单元学习重点。本单元学习古代游记散文,着重把握文中“物我相融的意境和言志载道的风格”,“领悟作者对社会人生所作的哲理思考”(三).讲授第一课:1.引入:回顾以前曾学过的柳宗元的作品:《始得西山宴游记》、《小石潭记》。这两篇游记都属于哪一个系列的游记散文?(《永州八记》)《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的八篇游记作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另一篇:《小石城山记》。2.作者简介:(以复习提问的方式进行)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

3、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柳宗元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但其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政绩卓著。十四年十一月逝于任所。3.讲授第一段6(1).学生朗读、正音(2).概括大意

4、,梳理记游思路。提问:①.本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写景)②.小石城山的位置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③.“若有门焉”说明山中是怎样的?(有一洞穴。)投影:阅读课文第一段,完成下面的题目:文章前半部分写景,以游踪为叙述依据,分别描写了其洞内外的景色:(1).洞内:    ,   ,    ,    ,     。(2).洞外:    ,    ,       ,       。(3).写洞内视点放在   ,写洞外景色视点放在   。④.作者笔下的嘉树美箭的生长环境怎样?着重体现了它们怎样的特征?无土壤,生于石缝之中。具有挺拔坚强的生

5、命力,能顺应风云,潇洒自如地活着。作者为什么要提到这些植物的生长环境?(联系柳宗元被贬后在永州的经历启发。)这可以理解为作者的自勉:尽管遭受贬谪,仍要保持坚强的斗志,不为环境所屈服。事实上也如此,永州十年,是柳宗元一生中最光辉的十年,是他思想和艺术大放异彩的十年。在这十年中,他留给后世大量的优秀作品,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我们要学习作者这种顽强的、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4.讲授第二段(1).学生朗读第二段,概括大意。(本段是作者发表议论的段落,表达了他对小石城山的感慨。)(2).提问:(投影)①.作者对造物者之有无的看法是

6、什么?(有。“愈以为诚有”)②.这一段中作者连用两个对比,来体现此景的“固劳而无用”,它们分别是什么?“中州”与“夷狄”的地域对比;“千百年”之长与“一售”之难的对比。③.有人认为这句作者是在影射自己,你认为如何?可以这样理解。作者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改革而被贬永州,远离京城,政治失意,不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所以借小石城山不在中州,而在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来影射自己的失意,壮志难酬。④.如何看待课文的最后一句?作者在提出了小石城山为何会在永州这样的偏远之地的推想后,用“余未信之”作结,即可看做是对造物者的否定,更流露了柳宗

7、元渴求摆脱现状以施展才能的希望。第二课时(一).梳理文章结构交代小石城山的方位(投影)描绘山石瑰玮写景土堡的形状山洞的深窈山石的分布小石城山记议论怀才不遇相信确有造物者引发身世的感慨否定两种说法(二).问题探讨61.如何理解下面的语句?(投影)(1).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2).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在艰苦的条件下能长出“益奇而坚”的嘉树美箭的小石城山却“劳而无用”,美好的事物地处偏远,“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这暗扣了柳宗元的身世遭遇,他把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情寄托到被弃置的美丽自然上,用曲笔表达了身

8、遭贬谪的不平之鸣。至此,由上段的纯景物描写达到了与主观感受的和谐交融。2.茅坤认为本文“借石之瑰玮,以吐胸中之气”有道理吗?怎样来理解?有。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写在被贬永州之后,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山水,所以柳宗元笔下的山水不是单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