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各节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初中物理各节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ID:12032024

大小:146.00 KB

页数:96页

时间:2018-07-15

初中物理各节教学目标及重难点_第1页
初中物理各节教学目标及重难点_第2页
初中物理各节教学目标及重难点_第3页
初中物理各节教学目标及重难点_第4页
初中物理各节教学目标及重难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各节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知道声波是振动在介质中以疏密相间的形式向外传播。知道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了解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了解不同介质的传声本领不同。知道声波的反射规律及其应用。2、过程和方法目标体会根据“类比法”学习物理知识和探究性的实验方法。使学生具备运用物理语言归纳和表达观点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物理现象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正确理解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学会协作交流,形成积极向上、主动学习的习惯,体现自我价值。【重点和难点】声波的形成和传播;区别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和不同介质

2、的传声本领不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人耳感知声音传播的基本过程。了解骨传导。知道什么是“双耳效应”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社会生活,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通过动手动脑中的两个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搜集信息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通过贝多芬耳聋后继续进行创作等例子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意志。【重点和难点】重点:人耳听到声音的道理;骨传声。难点:骨传声。声音的特性【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本节内容是《声现象》一章的重点和核心内容,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声音三大特征,更主要的是让

3、学生能懂得日常生活中的声现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2.教学重、难点重点:表征声音的三要素及其决定因素。难点:响度与音调的区别。【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声音的音调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知道不同声源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和“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习声乐基础知识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通过介绍我国在研究声现象方面的成就,渗透中华民族文明史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

4、学生自己的听、看、想、做等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声音的特征,并能在实际中分辨这些特征。。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噪声控制的途径难点:噪声的危害以及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器材】多媒体电脑、闹钟、纸盒【教法与学法】分组讨论法、阅读法第五节声的利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

5、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教学重点】生活中利用声的例子【教学器材】多媒体电脑【教法与学法】阅读自学法、讨论法第二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能简单解释常见的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经历探究过程,有初步的探究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认识交流与合

6、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教学难点】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式教学法。第二节光的反射【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光在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知道光路可逆。知道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2、过程和方法通过试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体验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探索光的反射规律。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索光的反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密切联系实际,提高应用能力。【重点难点】理解光的反射规律的内容。

7、利用试验、现象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折射中的入射点、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折射角;能叙述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结论;知道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已知入射光线,能根据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结论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感悟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加强对光的折射规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折射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再次向学生强调注意客观事物中存在的因果关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情

8、感,激发学生勇于探索自然的热情。【教材分析】本节既是光的反射的后续课,进一步讲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