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初探

科学课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初探

ID:12022176

大小:3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5

科学课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初探_第1页
科学课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初探_第2页
科学课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初探_第3页
科学课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初探_第4页
科学课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课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科学课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初探青田仁宫学校夏良耀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被人们称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是集体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的“一言堂”,同时也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发展了学生的交往与探究能力。越来越多的老师接纳了这种教学手段,并且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那么,在科学小组合作学习中,怎样让每个学生各

2、尽其能,积极参与并发挥其作用呢?这就要教师对小组的构建、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时机的选择、建立评价机制等情况作恰当的指导。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明确组员分工在科学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首先,必须要有一个结构合理的学习小组。教师可以通过对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全面地了解与分析后,将各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4-6人的学习小组。同时,既要注意小组成员间能力的搭配,又要注意使组员愉悦地接受这一小集体,并积极参与其中。 其次,开展小组合作时,还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合作机制,组员分工要明确,并指导不同的角色(如材料员,

3、汇报员,记录员,操作员等),促使其顺利完成活动任务。如材料员:领取、归还小组活动器材,整理器材及器材使用分配;汇报员:汇报小组活动的成果;记录员:整理小组活动的成果,并进行记录;操作员:在简单实验的操作中,由其代表小组进行活动操作。每个组员根据不同的分工,进行有效的合作,能让思维活跃的学生得到充分发挥,中等水平的学生得到锻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得到切实的帮助和提高。这里要值得注意的是,组员在小组中的角色要定期调整、变换,让每个组员从不同的角色中获得不同的体验。这样,既能让学生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又能学会同学之间的相互尊重。二、恰当选择合作时机,发展学生思维一堂科学探究课,并不是自始至终都在小组合

4、作,而是要选择恰当时机进行合作。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快速地集中注意力,而且能使学生把接下来的合作活动当成一种乐趣,使学生在合作中积极思维,在交流中准确表达,倾听并评价他人对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达形式,促使合作目标的顺利完成。所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巧妙地选择合作时机,能更有效地促使学生产生强烈地求知欲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顺利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一)应在容易引起学生思维兴趣的地方进行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意识的行动,需要有推动学生去学习的内部动力,才能达到学习目的。而这种内部动力产生于学习需要。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的需要和愿望,才会出现推动自己去学习的心理力量,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

5、学习活动。如在教学《被压缩的空气》时,老师请两位学生来拍篮球(事先准备一个气足的篮球,一个充气不足的篮球),结果可想而知,充气不足的篮球自然弹不高。这时,老师趁机提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学生发言踊跃,都明白这是因为篮球充气不足的道理。教师这时要继续追问:“为什么篮球气充足了以后,拍起来就能弹得高呢?”学生就思维马上就活动开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但一时好像又说不出正确的理由来。这时候,教师抓住机会,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针筒来做“空气能压缩”的实验,最终使学生明白:空气可以能压缩到一定的程度,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会产生弹力。(二)应在科学概念模糊时进行合作当一个科学概念学生不能清楚地表

6、达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活动,集体讨论,得出科学概念。如教学《混合身边的物质》这一课时,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把沙和大豆进行混合,就是为引出“混合物”这一概念做铺垫。教师可以这样做:(举起放沙子的杯子)问:这是什么?(举起放大豆的杯子)这杯是什么?(再举起装沙子和大豆的混合物的杯子)那这杯是什么呢?你们给它取个名字。这样,就比较自然地引出了“混合物”这一概念,然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引导,科学地得出“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起来的”。(三)应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处进行合作在教学中,我们还应在知识的关键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计合作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

7、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小苏打和醋的混合”时,由于这一活动是本课的中心活动,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的探究过程,使小组合作达到最优化。“小苏打和醋混合后会怎样呢?”教师不要满足于学生的简单回答,而是要引导学生围绕这个话题,说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自己的猜想,还要请学生说明猜想的理由。然后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来做“小苏打和醋进行混合”的实验。学生通过实验,看到了气泡,再进一步对两种物体混合后所产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