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资源紧缺的适应性对策

黄河水资源紧缺的适应性对策

ID:12009940

大小:3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5

黄河水资源紧缺的适应性对策_第1页
黄河水资源紧缺的适应性对策_第2页
黄河水资源紧缺的适应性对策_第3页
黄河水资源紧缺的适应性对策_第4页
黄河水资源紧缺的适应性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河水资源紧缺的适应性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黄河水资源紧缺的适应性对策新形势新要求《水与中国》:黄河水资源供求现状如何,将面临什么样的新形势?张柏山:长期趋减的水资源供给和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是我们面临的严峻形势,与之并存的粗放用水和水质污染加剧了这个紧张局面一是黄河水资源总量少,且呈减少趋势。黄河水资源贫乏,流域亩均河川径流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据有关部门预测,XX年黄河河川径流量将比目前减少约15亿立方米,XX年将减少约XX年代,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19%;到1997年黄河断流最严重的时候,曾高达95%;统一调度以来,水资源无序利用的趋势得到遏制,但XX年仍然高达67%。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煤

2、炭、电力、石油等能源及重化工工业用水大幅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河流输沙、生态和环境用水被大量挤占,黄河上、中、下游河道普遍淤积加重,部分湿地萎缩,一些支流断流,省际水事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在考虑充分节水的情况下,预测XX年、XX年流域内缺水量将分别达75亿、104亿立方米三是用水效率低,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目前,黄河流域节水灌溉面积仅占有效灌溉面积的47%,流域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为0.48,个别灌区只有0.37。城镇供水管网配套不完善,漏失率在XX年代,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为22亿吨,目前已增至43.6亿吨。据XX年监测资料,在黄河干流3613公里评价河长中,22.3%劣

3、于地面水Ⅲ类标准;30个省界评价断面,60%劣于Ⅲ类标准。严峻的污染形势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局面。同时,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又对黄河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黄河联通我国东、中、西部,流域及相关地区土地、矿产、能源资源丰富,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黄河供水区经济发展整体上相对落后,引黄用水以农业为主,工业用水中能源、重化工等高耗水项目所占比重大。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和中部崛起等发展战略的实施,黄河供水区经济呈现跨越式发展,引黄用水特别是工业用水将有较大幅度增长;同时,还要保障河道内生态用水以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供水任务将更加繁重,水资源

4、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XX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XX年国务院3号文件,分析了水利面临的新形势,认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和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四项制度,即“三条红线、四项制度”新问题新思考《水与中国》:针对新的形势要求,您认为当前黄河水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几个方面?张柏山:在新形势下,黄河水资源科学管理还存在一些明显不足,总体来说有以下四类问题亟待破题解决制度方面:与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相适应的制度

5、体系、用水监测计量和信息统计、取水许可总量控制台账、针对各类发展规划的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等尚未建立健全;地下水管理薄弱;支流水量调度起步晚,用水管理薄弱;超计划用水或挤占生态用水补偿制度尚待建立;黄河流域抗旱信息报送渠道不畅,制度不健全指标和标准方面:省(区)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对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可能引发纠纷的重要跨省(区)支流水量分配体系尚未建立;还没有建立完善的黄河主要控制断面功能性不断流指标体系,黄河功能性不断流调度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在严格限制高耗水、重污染建设项目方面,尚未建立系统的用水效率指标体系制度执行方面:有关省区支流水量调度的责任和部门还

6、不明确;将黄河水量调度完成情况纳入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和相关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机制还尚未建立;取用水总量、用水效率考核机制亟待健全技术支撑方面:黄河上、中游重要取水口和宁蒙重要退水口未能实现在线监测,干支流重要控制断面水文站点低水测验精度不能满足要求,黄河流域地下水监测站网信息还未能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黄河重要水利枢纽水库蓄水和运行状况还没能全部实现信息实时采集新机遇新对策《水与中国》:困难在前没有退路,您认为加强黄河水资源科学管理当前有哪些新的机遇,采取什么对策呢?张柏山:当前机遇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出台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二是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建设工程通过国家立项

7、批复围绕贯彻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我们拟在四个方面努力建立健全四个体系:一是建立与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相适应的制度体系;二是建立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相符合的指标和标准体系;三是建立符合贯彻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执行体系,包括考核、监督体系等;四是建立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相适应的技术支撑体系具体来说,制度体系涵盖用水监测计量和信息统计制度、取水许可总量控制台账制度、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地下水管理制度、支流水量调度管理制度、超计划或挤占生态用水的补偿制度、流域抗旱信息采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