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2002183
大小:936.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7-15
《德凯质量认证公司中国市场拓展战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德凯质量认证公司中国市场拓展战略2德凯质量认证公司中国市场内外部环境分析2.1德凯质量认证公司中国市场外部市场环境分析2.1.1中国质量认证市场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质量认证的首创是英国,在1903年英国率先依据国家标准对风筝标志进行了认证。20世纪初直到七十年代,全球各地也开始扩大特别是产品质量认证的质量体系认证。直到1980年,中国的产品质量认证实施和发展逐步得到深化和开放。产品质量认证体系。标准化法“于1988年在该行政部门的部门或在州立委员会部门的标准化产品质量认证,认证证书的CA发行授权签发的许可证的,规定其
2、认证标志必须在产品或包装上注明。我国已取得认证的产品如果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无论是否获得认证,不都得使用该商标的工厂直销店。尽管中国质量认证开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在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国家认证认可”,宣布中国质量认证工作的快速、稳定发展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中国质量认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经济体制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中国质量认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的产品认证制度,无论强制性产品认证,还是自愿性产品认证,
3、都是建立在符合国际标准基础之上的。自2004年10月以来,中国已经取得各种认证机构的认可133(99)共约69,090人,另外还有31个教育机构、注册核数师,实验专家。12项强制性认证299391405043C认证,2169认证的外国公司授予国内企业生产的产品,3C认证发行第一万一干七百九十二志愿者颁发产品认证。累计132,891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认证在中国的发展速度是异常迅速的。其发展的重要作用尤其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第一,国家认证认可监督是纠正和规范市场的重要手段,国家管理经济促进了中国质量认证工作,向统一、规范的法
4、制化轨道发展有着积极意义。第二,质量认证工作有助于保护国家利益。有效和严格的质量认证可以调节进出口,在保障政府的民族工业和社会利益的同时,采取最行之有效的措旋,所以必须强制性执行质量认证。第三,质量认证可以辅助贯彻国家的市场规律,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开展的质量认证主要用在产品质量认证上,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包括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两部分。首先,某种特定的产品是我国质量认证市场产品质量认证的客体,认证产品质量的最基本要求是该产品的质量达到相关制度规范的标准,对质量标准作出要求的质量体系通过指的是GB/T190
5、02的质量保证标准,此外还有对某些特殊产品提出的特殊补充条款,对产品质量进行认证的方式是提供产品认证标志或者产品质量认证证书。其次,质量体系认证。该种质量认证的客体是企业的质量体系,判断企业质量体系的基本要求是判断其是否满足其所申请的质量保证标准的要求以及相关补充条款的要求,此外将认证标记记录在体系认证证书上作为说明。一般来说,质量体系认证通常采取的是自愿认证的方式。但是随着国际市场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国际化趋势的逐渐加深,质量认证行业在国际市场经济趋势的带动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质量认证行业的发展有效的增强了企业产品的信誉
6、度、降低甚至消除了在贸易活动中存在的技术屏障,为市场经营方、生产者以及消费者等的维权活动和维权普及活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环境保护、公民健康以及安全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际上,质量体系认证已经成为开展贸易的基础。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质量认证市场的发展虽然起步比较晚,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被各行各业所接收,企业对产品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产品质量已成为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在行业划分上,质量认证行业属于技术服务类企业,其发展速度非常快,并逐渐表现出多层次和多样化的趋势,涉及领域包括强制性产品认
7、证、自愿产品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农业和有机产品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食品企业的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认证等等。(2)中国质量认证行业市场存在问题在中国,质量认证行业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速的,然而受到数量迅速扩大的质量认证机构的影响,存在于我国质量认证市场上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我国质量认证机构的历程中,很多机构都没有充分认识到满足顾客需求的重要性,很多质量认证机构关注的重点是为其提供必备的认证服务,实行统一化的标准生产,对每一产品提供一定的标注说明,而
8、忽略了隐含的要求,更别说满足客户可能存在的附加要求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潜在的需求。第二,我国许多质量认证机构在技术水平上不达标,尤其是对于跨行业的认证显得水平不足,此问题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可能会造成推出的质量认证体系文件存在漏洞和错误,甚至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误导,损害认证客户的利益,其深层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