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几何中焦点相关的常用结论 - 焦点相关的常用结论

解析几何中焦点相关的常用结论 - 焦点相关的常用结论

ID:11938636

大小:15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5

解析几何中焦点相关的常用结论 - 焦点相关的常用结论_第1页
解析几何中焦点相关的常用结论 - 焦点相关的常用结论_第2页
解析几何中焦点相关的常用结论 - 焦点相关的常用结论_第3页
解析几何中焦点相关的常用结论 - 焦点相关的常用结论_第4页
资源描述:

《解析几何中焦点相关的常用结论 - 焦点相关的常用结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解析几何中焦点相关的常用结论解析几何中跟焦点及焦半径(椭圆、双曲线、抛物线上的一点与焦点的连线)、焦点弦(经过焦点的弦)有关的的问题是一类基本的、常见的问题,这于这类问题,我们一般利用第一、第二定义、正、余弦定理等方法求解,熟练掌握有关结论并能加以灵活运用,将有效提高解题速度。结论1、焦半径公式:F1F2图110设P是椭圆上的一点,则焦半径

2、PF1

3、、

4、PF2

5、的长分别为a±ex0。其中a为长半轴长,e为离心率,x0为点P的横坐标(图1)。20设P是双曲线上的一点,则焦半径

6、PF1

7、、

8、PF2

9、的长分别为ex0±a。其中a为实半轴长,e为离心率,x0为

10、点P的横坐标。证明:对本题的证明只要根据定义,下面以椭圆为例加以证明:设点P到左准线的距离为d,则d=x0+,由第二定义得=e,∴

11、PF1

12、=d·e=(x0+)·e=ex0+a。同理可证

13、PF2

14、=a-ex0。图2结论2、以抛物线y2=2px(p>0)的焦半径

15、PF

16、为直径的圆(⊙C)与y轴相切(图2)。证明:分别过点P、C、F向抛物线的准线作垂线,垂足记为P1、C1、F1,与y轴交于P2、C2,O,则C到y轴的距离

17、CC2

18、=,而

19、PF

20、=

21、PP1

22、=

23、PP2

24、+

25、P2P1

26、=

27、PP2

28、+

29、FO

30、,∴

31、CC2

32、=,即点C到y轴的距离等于⊙C的半径,∴

33、⊙C与y轴相切。结论3、以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弦AB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相切,且A、B两点的横坐标之积,纵坐标之积为定值(图3)。第4页共4页证明:分别过点A、B、C向抛物线的准线l作垂线,垂足记为A1、B1、C1,与y轴交于A2、B2,C2,则C到l轴的距离

34、CC1

35、=,由第二定义得:

36、AA1

37、=

38、AF

39、,

40、BB1

41、=

42、BF

43、,∴

44、AA1

45、+

46、BB1

47、=

48、AB

49、,∴

50、CC1

51、=,即点C到准线l的距离等于⊙C的半径,∴⊙C与准线相切。图3当直线AB斜率存在时,设AB的方程为:y=k(x-),代入抛物线得4k2x2-4p(k2+2)x+

52、k2p2=0,设A(x1,y1)、B(x2,y2),由韦达定理得x1x2=为定值;而

53、y1y2

54、=·==2p·=p2.∴y1y2=-p2。当直线AB斜率不存在时,易证上式结论成立。结论4、已知抛物线y2=2px(p>0),过焦点F的弦的倾斜角为θ(θ≠0),且与抛物线交于A、B,则

55、AB

56、=;且当直线AB与x轴垂直时,

57、AB

58、min=2P(此时称弦AB为抛物线的通径)(图4)。证明:同结论3,分别过点A、B向抛物线的准线l作垂线,垂足记为A1、B1,则

59、AA1

60、=

61、AF

62、,

63、BB1

64、=

65、BF

66、,∴

67、AB

68、=

69、AA1

70、+

71、BB1

72、。设A(x1,y1),B

73、(x2,y2),则

74、AA1

75、=x1+,

76、BB1

77、=x2+,∴

78、AB

79、=x1+x2+p。当θ≠900时,设直线AB的方程为y=tgθ(x-c),代入抛物线方程得:图4tg2θ·x2-(2p+ptg2θ)x+=0,x1+x2=,∴

80、AB

81、=+p=。当θ=900时,显然

82、AB

83、=2p,符合上式,∴

84、AB

85、=。当θ=900时,

86、AB

87、min=2P,即为通径的长。第4页共4页结论5、设AB是椭圆的焦点弦,则当AB垂直x轴时

88、AB

89、min=。证明略。想一想:在抛物线及椭圆的焦点弦中,当该弦垂直于抛物线的对称(或椭圆的长轴)时,弦

90、AB

91、取得最小值,那么在双曲线中是

92、否有相同的结论?结论6、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F作倾斜角为θ(θ≠0)的直线,且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则△AOB的面积S=。证明:由结论4得

93、AB

94、=,点O到直线ABy=tgθ(x-)的距离为d==·

95、sinθ

96、。∴S△AOB=···

97、sinθ

98、=。结论7、P为双曲线上一点,F1、F2为两焦点,且∠F1PF2=α(0<α<π),则F1F2图5S△F1PF2=b2·ctg(图5)。证明:设

99、PF1

100、=m,

101、PF2

102、=n,则,由(1),两边平方,得m2+n2-2mn=4a2,∴m2+n2=2mn+4a2,代入(2)得2mn+4a2-2mnc

103、osα=4c2,∴mn=。∴S△F1PF2=·mn·sinα=··sinα=b2·ctg。结论8、我们把离心率等于黄金比的椭圆称为“优美椭圆”,设第4页共4页是优美椭圆,F、A分别是它的左焦点和右顶点,B是它的短轴的一个端点,则∠ABF=。证明略。结论9、设P是椭圆上的一动点,F1、F2为椭圆的两焦点,当P位于短轴端点时,∠F1PF2取到最大值。证明:设

104、PF1

105、、

106、PF2

107、的长分别为m,n,则m+n=2a,在△F1PF2中,由余弦定理得cos∠F1PF2=,而m2+n2=(m+n)2-2mn=4a2-2mn,∴cos∠F1PF2==-1,又mn≤=a

108、2,∴cos∠F1PF2≥-1,当且仅当m=n,即当P点位于短轴端点时cos∠F1PF2取到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