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等教育机会法案》对学生资助体系的改革及启示

美国《高等教育机会法案》对学生资助体系的改革及启示

ID:11934588

大小:372.00 KB

页数:256页

时间:2018-07-15

美国《高等教育机会法案》对学生资助体系的改革及启示_第1页
美国《高等教育机会法案》对学生资助体系的改革及启示_第2页
美国《高等教育机会法案》对学生资助体系的改革及启示_第3页
美国《高等教育机会法案》对学生资助体系的改革及启示_第4页
美国《高等教育机会法案》对学生资助体系的改革及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国《高等教育机会法案》对学生资助体系的改革及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美国《高等教育机会法案》对学生资助体系的改革及启示1、相关定义1.1、概念界定1.5.1创新人才1.5.1创新人才创新,作为一个学术领域的概念,最初来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他在《财富增长论》一书中将创新定义为”新的函数的建立”,即企业家”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组合引入生产系统”①。此后,不同的学者对”创新”的概念加以拓展,进行了不同的界定。针对”创新”定义的多样性,沃尔夫在《组织创新》一书中提出了定义创新的四种不同取向,分别是产品取向,即以具体新产品来界定;过程取向,即以产品产生的过程来进行界定;产品和过程取

2、向以及多元取向。②对概念界定的取向不同,导致了国内外学者对创新的不同定义。在我国,目前学者们对于创新的定义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定义:(1)将创新定义为一种活动。如郭世田认为创新就是这样一种活动,即主体与客体之间,主体通过创造性行为促进社会和集体发展的活动。③(2)将创新定义为一种内在意识和个性品质。如中央教科所编著的《创新教育》一书中就将创新界定为”一种推陈出新、追求创意的鲜明意识;一种勇于思索、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机敏和灵性;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及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④。(3)将创新定义为一种产品或成果。综合上述国内外学者对”创新”的不

3、同界定,我们认为”创新”这一概念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创新是主体调动求新意识,积极探索,通过创造性行为,创造出对人类社会进步有价值的或全新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过程。“什么是创新人才?”,这个问题是研究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面对这个问题,学者们的观点各异,目前还没有得到公认的一个看法。创新人才的概念4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其中也有着一些本质的东西,对创新人才的研究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同。创新人才的概念与人们对创新这一概念的理解是密切相关的。从目前我国学者对创新人才的界定上来看,对于创新人才的界定多集中在“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

4、能力”三者的整合,还是比较模糊的。实际上,创新人才的概念并不是特指某一方面的品质或能力,也不是”创新人格、创新能思维和创新能力”三者的简单相加。比如郭世田(2012)就认为”创新人才的概念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它的界定需要充分考虑人口、劳动力、人力、人才以及它们与创新型人才相互关系等”①。在同一个概念的界定里出现了另一个定义模糊的词,即对创新人才的界定中,始终是以”创新”这个词来加以概括。然而,目前对于”创新”一词的界定本就没有一个公认的结果,因此创新人才的界定将仍然处于模糊阶段。事实上,我们可以从创新人才的人格特性上切入,通过分析创新人才所具有的的人格

5、特性,从而认识创新人才的本质属性。通过对不同学者对创新人才特性的研究,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找出创新人才共有的人格特性,从而为我们分析美国中小学课程是如何体现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基础。因为,有助于学生发展”创新人才的特性”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创新教育,通过对中外学者研究文献的整理,我们梳理出不同学者对创新人才特性的理解,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表(表2):表2不同学者对创新人才特性的理解作者创新人才的特性吉尔福特高度自觉性和独立性;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J.Guilford,1976)知识面广、善于观察;严谨准确;丰富想象力;幽默感;专注和意

6、志力;②斯腾伯格容忍含糊;克服障碍;愿意让自己的观点不断发展;(Sternberg,1988)内部动机驱使活动;有冒险精神;期望被人认可;寻求认可;③王英杰、刘宝存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身心健康;求知欲、好奇心;5(2005)实践经验丰富;有团队合作精神;扎实的科技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判断能力;①史玉环(2008)创新的思维方法;求实的科学精神;持之以恒的勤奋;广博的知识结构;与人合作的素质;②郭世田(2012)无私无畏;独立个性;超常思维;综合素养;合作意识;显现绩效;③结合当前中外学者对创新人才人格特性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创新人才的人格特性分析上

7、,有这样几点是得到共识的:兴趣广泛、知识广博;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团队合作精神;坚强的意志;质疑的精神与批判性思维;独立个性。1.2、课程、课程改革的概念界定课程的定义十分众多,从词源分析来看,课程一词在我国出现在唐宋年间,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巧言》的”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作疏:”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宋朝朱熹在《朱子全书说学》中多次使用”课程”一词,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等。在西方,课程(curricululn)一词来源于拉丁文”eurrere”,意为赛马的跑道(race一course)。①目前对课程的定义,不同的

8、学者基于不同的哲学价值观有不同的理解与定义,课程被理解为学习科目、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学习的预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