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校本课程的开发

谈谈校本课程的开发

ID:11919075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4

谈谈校本课程的开发_第1页
谈谈校本课程的开发_第2页
谈谈校本课程的开发_第3页
谈谈校本课程的开发_第4页
谈谈校本课程的开发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谈校本课程的开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谈谈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二部分第14条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这给我国长期以来中央集中管理的课程政策体系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如何进行课程权力的再分配,从中央集中管理的课程体制过渡到中央-地方-学校分散管理的课程体制。本文试图为这一过渡提供一些建设性的设想,以引起我国课程同仁对这一极为重要的问题给予更多的关心。一、任何国家的课程政策改革都是在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之间寻找适合自己

2、本国国情的立足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改革的方向与英、美等国正好相反,是从原先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体制的课程模式。国家课程往往由专家来决策,采用研制--开发--推广的课程开发模式,实施“中央--外围”即“自上而下”的政策,以确保一个国家所实施的课程能够达到统一、共同的质量,因而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正统性,通常以“必修课”的形式出现。而学校课程通常是由校长、教师来决策,采用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实施“问题解决”即“自下而上”的政策,以满足各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

3、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这两类课程各有利弊。在目前的形势下,恐怕没有一个国家采用绝对的国家课程,也没有一个国家采用绝对的学校课程。每一个国家的课程政策改革,总是不断地尝试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依据本国的教育传统和国情,在这两极端之间寻找或调整更合适的立足点。我国自从建国以来,由于当时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育普及难度很大,学校教育质量尚存问题。为了确保我国基础教育的共同质量,同时也便于管理与评价,借用原苏联三、四十年代中央集权的课程政策模式。采用这种“

4、自上而下”的课程政策,有一定的必然性与合理性。然而,目前我国的教师数量基本满足,教师质量正在不断提高,许多发达地区教师的学历基本达标,许多示范性学校的教育质量已有一定的保证,尤其是90年代以来,第一轮课程改革把课程的决策权力部分下放给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与示范性学校的尝试,以及在课程计划中明确地提出“三大板块”,使得部分地方教育部门和示范性学校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有了这样的实践基础,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宜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政策,把课程权力从中央一级逐步地、部分地下放到

5、地方和学校,让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课堂与学校拥有课程的部分权力,让一部分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参与部分课程的开发任务。在确保国家教育共同质量的基本前提下,给予不同地方和学校不同的专业自主权,积极调动各个社区和学校的办学积极性,更好地实现我们党的教育方针。二、学校中实施的课程既应体现一个国家的意志,又应尽可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性,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地方和学校的差异性。因此,学校中实施的课程应该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新体系。国家课程集中体现一个国

6、家的意志。它是专门为培养未来的国家公民而设计,并依据这些公民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即根据不同阶段教育的性质与基本任务,制订各个学科或领域的课程标准或教科书。它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主体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是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并在国家规定的课时范围内实施教学。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上述两类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

7、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主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的课程计划、学校教育哲学、学生需要评估以及学校的课程资源。它强调以学校为基地,并与外部力量合作,充分地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因此,它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有利于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有必要说明一下,就理论理,校本课程与学校课程是有区别的,学校课程指代不明,容易引起误解。学校课程单是字面

8、上就难以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很容易被人误解为学校凭自己的经验自编教材,因此难以区别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权力的差异;而校本课程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主要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强调交流与合作。另外,按汉语习惯,“学校课程”很容易与“学校中的课程”相混淆,”学校中的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再者,台湾、香港都已接受了“学校本位课程”一词,因此采用“校本课程”也有利于汉语文献的交流。三、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各自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中所承担的角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