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893378
大小:3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4
《论道成肉身与审美经验的生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道成肉身与审美经验的生成—以中世纪哥特建筑为例鲁睿(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湖北武汉430073)摘要:哥特式建筑风格代表了欧洲中世纪艺术的最高成就。作为建筑史上的一座丰碑,哥特式建筑艺术远不止是建筑现象。它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综合文明现象。它的价值早已超过了建筑本身,它代表着时代的特征,神圣的奥秘,崇高的威严,华丽的感官效果所造成的天国世界的吸引力,成为了中世纪的精神象征,影响了中世纪的审美,更影响了今天我们对建筑的理解和对审美的体验。关键字:中世纪;哥特式;审美经验一、上帝何以规定艺术被基督教神学主宰的中世
2、纪时代,其一切的学科都是以基督教神学为主导,美学也自觉的披上了神学的外衣,这一时期的美学主体都以基督教为主,一切的美都来自于上帝,一切的美都与上帝息息相关,一切的美都超越的它自身其本质都是上帝,所以美学的研究跨越了哲学直达对上帝的研究。对于美的本体这样一个问题,首先是柏拉图提出并加以分析,柏拉图分析既然提出了美的概念问题,那么就有美的本体这样一个主体,也就是“美本身”,中世纪基督教教父把这个问题具体、纯化到了上帝本身,他们认为美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作为美的本体,它并不会是独立存在,它的存在势必要与真、善的
3、本体融合在一起,美的本体也绝对不会是外在于物的,这样的本体有能力将美分散于其他外物之上,因此,它与柏拉图讲的理念不一样,也不同于普洛丁讲的太一的观念,美的本体就是上帝本身。上帝就是世间最高层次的美,所以上帝创造的一切都是美,所以美也存在与上帝创造这一过程中,而美也是人类的救赎,人类通过自我救赎,从追逐尘世过渡到追求天国,而天国中的美就是永恒的大美,人类通过这样的救赎到达天国,既是对一种神圣之美的追求,同时也可以得到永生,这样的美不仅仅是作为一种享受而存在,它也具有一种感化的力量,一种启示的力量,更具有一种提
4、升的力量,这样的一种美让人类摆脱尘世的恶俗,让人类被神圣的圣洁之美所笼罩,而这一切都源于上帝。所以中世纪的美学也有浓郁的基督教色彩,它不仅仅将一切的美归结于上帝,更将人类对美的追求与人类自身的救赎联系在一起,为人类的自我救赎找到了一条美学意义上的路,这样的美学思想也影响了中世纪整个艺术发展对神圣美的追求,中世纪的一切艺术形式都浸淫在对上帝神圣美的最纯粹的表现上,包括12世纪出现的哥特式建筑,它是将上帝的最圣洁的美通过建筑这样的具体形式表现出来,教堂作为上帝在人间的居所,自然带有一种神圣性,而它作为教徒举行宗
5、教仪式的场所,也是人类与上帝交流的重要地点,是人类完成自我救赎的一个重要见证。这与当时的美学思想是相一致的,哥特式建筑是这种神学美学思想具体化的完美体现。哥特式教堂主要是从罗曼式(LeStyleRoman)教堂一步步发展来的,但又不同于罗曼式。10至12世纪法国人终于学会了像罗马人那样用砖石的拱券来建造,罗曼式因此得名,意思是追摹罗马的。哥特式教堂在设计中利用十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1]钟塔、小尖塔、飞券、瘦高的尖矢
6、形窗子和无数的壁柱、脚线等,在主教堂周身秘密地布满了垂直线,他们造成了向上升腾的动态。如果说罗曼教堂体现着对地狱的恐怖,那么哥特教堂就体现了对天堂的追求.哥特教堂的外部细节很多,但内部十分简洁,裸露着逻辑清晰的结构,没有给装饰留下余地。可是,教会需要用绘画和雕刻来弘扬教义,市民也需要感官的美和愉悦,于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艺术诞生了,便是彩色玻璃窗。阳光透过大面积万紫千红的窗子,把主教堂内照得五彩缤纷,就像神启进入信徒的心灵,可以强化人们的信仰。二、道向肉身经验的转化建筑作为一类艺术,它的价值源源超出建筑本身
7、。那些历经风雨屹立不倒的教堂建筑,突显着国家、皇族、宗教的权威,记载人类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蕴涵了人类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感知。哥特式与拜占庭式、罗马式是中世纪三大建筑特色类型,这三大建筑特色都从罗马时代的建筑演变而来,渗透了中世纪的特点,神圣的奥秘、崇高的威严、华丽的感官效果所造成的天国世界的吸引力,成了中世纪建筑的精神象征,成为中世纪最富有成就的主要艺术形式。这种精神象征尽量回避对具体人物形象的描绘,因为上帝与天国世界是终极的,是人及其精神的主宰,不能借助视觉形象来表现。在这种审美需要的驱使下,中世纪的审
8、美理想集中于建筑本身,从而构造了一个特殊的建筑文化世界。与之相应,中世纪形成了一套宗教艺术理想模式。这个模式强调崇高的形式美,如和谐的秩序、完美(对称)的整体、鲜明的色彩,就像托马斯·阿奎那给形式美所作的三条规定:形象的完整、比例的适度、色彩的鲜明;它也强调神秘的内在美,那种通过形式放射出来的“光辉”,使所有的完美与秩序都得以呈现给心灵。没有后者,再好的形式也徒有虚名。这显然没有放弃希腊罗马艺术传统中的那种形式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