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纠纷的司法解决机制探析

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纠纷的司法解决机制探析

ID:11865118

大小:5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4

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纠纷的司法解决机制探析_第1页
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纠纷的司法解决机制探析_第2页
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纠纷的司法解决机制探析_第3页
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纠纷的司法解决机制探析_第4页
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纠纷的司法解决机制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纠纷的司法解决机制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纠纷的司法解决机制探析——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征求意见稿)中的有关规定刘韶华隐名出资是指隐名出资人出于信托设计、法律规避及企业改制等不同动机,和他人达成合意,由隐名出资人实际出资,而将他人(显名股东)记载于公司商事登记簿、章程、股东名册等公示材料的股权结构安排。隐名出资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法律问题,就是因为当隐名出资关系被揭示时,隐名出资人、显名股东、其他股东、公司本身、公司外部利害关系人(公司债权人、股权质权人、股权受让人等)各方权利义务关系才会发生

2、合同法、信托法和公司法上的冲突因而引发矛盾;隐名出资的争议只有通过对原来隐名状态的披露,才能进入纠纷解决渠道中。而对“隐名”的揭示,则意味着隐名形态的终结。法律在隐名形态终结之时对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进行界定和分配的同时,也为相关当事人修正、变更彼此之间的法律关系提供了契机。一、隐名出资内部关系的信托机理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作为一种非法律倡导的股权安排形式,很难在成文法体系中获取预先构建的制度范本。然而,私法自治的理念又赋予了隐名出资的设计安排以足够的自我滋生和发展的空间。如果这种意思自治撼动了旨在维护公平、安全的既有交易秩

3、序,那么自然应在法律上对其作出否定性的评价并对相关权利义务依法重新分配;同样,如果作出这种意思表示的主体适格,意思表示真实自愿,不违反交易秩序,且与他人利益无涉,那么其存在的合法性还是不容一概否定的。因为作为“民法学者讨论价值判断问题的两项实体性论证规则”,其中之一就是“在没有足够充分且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不得主张限制民事主体的自由。王轶:“民法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如果隐名出资人与显名股东选择由显名股东行使股东权,仅以隐名出资人作为股权受益人的内部关系模式,那么隐名出资的内部

4、关系就是一种典型的超越合同相对性的信托设计。在这种法律关系中,隐名出资人是委托人或信托设立人,将自己的特定财产(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应当是货币或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10)让渡给作为受托人,通过受托人通过以此财产对公司出资将其转化为公司资本,受托人成为名义上的股东对该份出资享有股东权而成为显名股东,隐名出资人在信托文件中指定的人(通常就是隐名出资人本人隐名出资信托设计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属自益信托,即委托人指定自己作为信托受益人的信托形式。)作为信托的受益人,信托财产为相应的股份(即出资份额,下同)。在大多数情

5、况下,当事人在有限公司中选择隐名出资的投资形式通常不是为了单纯被动地得到股权收益,而是意在规避法律和公司章程对于投资主体、股权转让等方面的限制,以间接持股的方式实现对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控制。为避免隐名出资协议中出现过多具有法律规避性质的表述而被认定无效,隐名出资人和显名股东之间在选择彼此间基础法律关系模式时,可能会回避一些对双方权利义务的明确的具体的表述,或者只字不提,或者模棱两可。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信托法理,可以从特定的事实、当事人的行为或他们之间的关系中,推断出一项隐含信托。当委托人进行一项财产转移,但由于某种原因,他

6、并未完全放弃财产上的权益,这时候就会产生归复(ResultingTrust)。信托的功能之一就是在委托人的动机不是很清楚的时候,用来填平财产所有权上的缺口何宝玉:《信托法原理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页。。归复信托又称回复信托、回归信托,属默示信托赖源河、王志诚:《现代信托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37页。,是在财产出让人意思表示不明确且实际已转移财产的情况下,由法院推定财产出让人与财产受让人之间成立事实上的自益信托关系,即把财产出让人作为委托人(受益人),由财产受让人担任受托人

7、,并且后者负有向前者转移信托财产及信托利益的义务。我国现行《信托法》相对粗疏,并没有关于归复信托和拟制信托的任何规定。然而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在《信托法》颁布实施之前就曾经利用过归复信托的原理作为判案依据,如广东省轻工业品进出口集团公司与TMT贸易有限公司商标权属纠纷上诉案,详见最高人民法院(1998)知终字第8号《民事判决书》,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法公布(2000)25号。归复信托的推定需遵循以下步骤以确定隐名出资内部关系。首先,要判断隐名出资人将其财产投资于公司的意思表示是否足够明确。这一点是将隐名出资关系区别于其他法律

8、关系(例如借款关系)的标准。如果没有证据能够表明隐名出资人将财产转移给显名股东是为了作为公司资本金,那么所谓的隐名出资人将其财产转移给显名股东,显名股东再向公司投资的行为只是简单的事实而非彼此间权利义务的内容。如果任何主张彼此之间存在隐名出资关系的主体就隐名出资法律关系的存在举证不能,则最有可能推定的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