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美育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和方法

历史美育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和方法

ID:11775008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3

历史美育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和方法_第1页
历史美育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和方法_第2页
历史美育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和方法_第3页
历史美育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和方法_第4页
历史美育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和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美育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和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美育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和方法  在《参考消息》上曾看到这样一篇文章,美国硅谷的技术权威比尔·乔伊认为:“无规划的技术创新可能毁灭人类”。这是在当今高技术蓬勃发展,并带来“新经济”繁荣的时候发出的难得听到的呼声,使人感触良多。在当今中国教育界大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际,我以为还必须同时进一步强调对学生人格和精神境界的塑造、美化。本文试从思想性很强的历史审美教育的角度,来谈谈其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所应必须发挥的作用,即引导学生“以美求新”。  一、历史美育在当代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重

2、要性  创新能力是人的各种潜能中最重要和最高层次的潜能,但创造的源泉和动力是来自人的深层心理的活力。按照通用的“心理三分法”,个体心智可划分为智、情、意三个方面。其中最能凸出一个人生命活力和原创力的是他的“情感”,不少学者、艺术家特别注重人的这一“情感”,如席勒对“激情”的偏爱,尼采对“酒神精神”的推崇,凡高对原始冲动的展示,鲁迅对“摩罗诗力”的向往等都说明了这一点。因为人在与世界的交往中总是不断的将来自于客体方面的认知内化到自己的情感领域,使之成为主体之所是,与主体的本质力量联盟融为一体,主体

3、本质力量也因此得到丰富和提升,然后又用这个丰富和提升了的本质力量去面临新的客体性认知。因此要发展人的创造力,就必须激活人的心灵,培养人的情感。  但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在为人类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的同时,也正将以其自身所固有的程序化,标准化,自动化,格式化对人类活泼丰富的心灵产生挤压感,造成人的感觉迟钝、机械。人类正面临逐渐丧失创造力源泉的危机,而变成“技术异化”的人。不仅如此,当今,有许多所谓的“黑客”,他们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能不谓之高。但当数以千万计的电脑一夜之间被“熊猫病毒”损毁而

4、无法修复时;当世界几家著名网络公司同时被“阻塞”而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时;当金融领域利用计算机技术谋取非法暴利的犯罪愈演愈烈时,人们对这种建立在私欲和“唯我”基础上的创新能力不禁不寒而栗。这也正是威比尔·乔伊发出感慨的本因。  这些,早在欧洲工业文明兴起的时候,就有人已注意到。德国美学家席勒就曾对人的思想创新与工业化社会中职业化活动的矛盾进行了具体的解释:“心灵的感受性就程度而论与想象的活泼性相关,就范围而论与想象的丰富性相关。分析能力占主导地位必定剥夺了想象的激发和威力,对想象领域的限制必定进一

5、步减少它们的丰富性。爱抽象思维的人往往具有一颗冷漠的心,因为他们把印象分解了,而印象只有作为一个整体才能打动人的心灵。专业的人往往具有一颗狭隘的心,因为他的想象力限制在他的单调的职业圈子里,而不能扩大到陌生的表现方式中。”理想的人格应是既有统一的理性,又有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为此,席勒严肃的指出:“我们有责任通过更高的教养来恢复被教养坏了的我们的自然的这种完整性”。[1]这种较高的教养就是美育。因为美育着眼点是人的情感方面,以高尚的情感养育、纠正人的心智,从而使人的创新能力以美为本,并为求美而用

6、,在为国家、民族、全人类的事业中得以最高价值的体现。  二、历史美育内容的时代性  江泽民说:“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同时也赋予美育以崭新的意义,“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有高尚情操,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2]要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美育理论,就必須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那么,历史学科怎样在当代美育这一大课题下发挥其重要作用呢?  我以为历史美育,首先应强调运用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丰富素材来培养学生个体的生命活力。现代文明人日

7、渐远离自然,理性的发达和物质生活的富足使人的感性萎缩,从而引起生命活力的渐渐丧失。在审美趣味上,人们也正从追求高雅转向迷恋世俗,在审美方式上,从思考意义转向感受快乐,在审美目的上,从陶冶情操转向享乐人生。许多人不惜代价追逐新鲜刺激,猎奇搜怪,于是严肃文艺被冷落,快餐文化火爆,肥皂剧盛行。可以想见,没有个体鲜活的生命活力就没有人类的创造力,人类文明就可能衰落。“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3]作为历史学课,要充分利用传统美育中的关于个人修养、道德品质的优秀思想,来构建学生的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比如

8、,胸怀天下、尽忠为国、舍身取义、艰苦奋斗、勤劳俭约,以及仁民爱物、以人为本、尊师重道、崇德重义、孝慈友恭、乐群贵,等等。《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理想,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刚健有为、奋斗不惜的思想品格;《论语》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肯定了独立人格精神;《孟子》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标准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人文素质和价值观念。它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所在,至今仍有巨大的生命力。  历史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