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772907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3
《挖掘本地资源上好陶艺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挖掘本地资源上好陶艺课泥土同孩子们有着不解之缘,玩泥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能够在玩泥中得到快乐。泥的可塑性,有利于儿童操作,能极大地引起儿童的兴趣和注意力。用泥作为材料,也为儿童的自由表现、自由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尤其是泥塑作品烧制过后变成陶艺作品的过程,会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快乐和自我实现的成功感,从中体会创造和表现的无限乐趣。陶艺制作离不开材料,每个学期我们都从大滨陶艺美术厂购买一定数量的陶泥用以教学,这样成本就较高,负担也较重,另外我们买的这种陶泥是用于教学的,他的粘性差,收缩比大,只能用来制作较小的作品,制作大一点
2、的作品时就非产爱裂。而在我们家乡这里也有一种陶泥,人们用它来烧制缸、盆、罐、碗等器皿已有很久的历史,现在我们这里有的农村家还有许多这种容器,只是在近十多年才没人制作了。但这种材料还有,它的粘性非常好,非常适合陶艺制作,制成的作品也具有陶器的性质。如果能够利用,这既开发了本地的资源,也降低教学了成本。这种陶泥出在南关乡与胡麻营乡交界处,南关乡的骆驼鞍村和胡麻营乡的回子营村就有这种陶泥厂,当地人们把它叫做“缸窑”。小时候到那里住外婆家时还到“窑厂”里去玩过,里面有轧土场、炼泥棚、制坯间、修坯间、阴干室、烧坯窑等各种操作场地和车
3、间。那时的“窑厂”还很“红火”,轧土场里人们用马拉碌碡轧陶土(那个时会没有粉碎机),轧好的陶土要用很细的箩来筛,据说比白面还要细。炼泥棚里人们用大木榔头砸泥,要反复砸上许多遍,最后再将炼好的泥封起来,已备制作时使用。在制坯和修坯间里当时使用的转台都是人工转动的,师傅们手在转台面上操作,脚在下面拨动转台,那个时候是没有电动拉坯机,人们就是用这种简易的设备制造出一件件精美的制品,既美观又实用,大到接近一人高的“瓮缸”,小到茶壶、茶碗,应有尽有。制好的坯体先放在阴干室里阴干,不能干燥的过快,防止变形和干裂。烧坯的窑从外面看就像一
4、个倒扣的大缸,干好的坯放到窑里面后封好窑,开始点火烧窑,点火时还要烧香祭祀窑神,烧窑时要不停的烧上七天七夜,才能住火。待自然降温后再“出窑”,一件成品的做成是要经过好多工序的。当我们建起了陶艺室时,我们就想到了过去的窑厂。骆驼鞍窑厂距我们丰宁县城大概有二十公里。我们驱车来到那里,窑厂早已关闭了,一片破败景象。在村子里找到了我的表弟,他告诉我们因为销路不好,窑厂已经关闭十多年了,他往院子里一指对我们说,你看现在还有不少的缸、盆没有卖掉的呢。我们顺着他所指方向看去,在院子的西南角里放着许多成套的缸和盆,这些就成了昔日窑厂的见证
5、。对于窑厂的关闭,我表弟显得有些失落与无奈。我告诉他我们学校开设了陶艺课,利用陶艺来满足孩子们喜爱玩泥的天性,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熏陶艺术情感,开发孩子们的智力。我们这次来就是想看看这里的陶泥能不能为教学所用。表弟听后肯定地说,能用,这种泥和好以后非常好使,一定会适合小孩玩泥的,不过和泥和炼泥是很麻烦的,他向我们详细地讲述了怎样和泥和炼泥。之后他又告诉我们窑厂关闭时还有一些陶土没用,可以带回一些试一试,以后若长期要用,他可以到山上找到矿线去菜。我们又一起返回到窑厂,在压土场的一角找到了大当年剩下的一小堆陶土,装了几编织袋
6、随车带回了学校。回到学校我们发动学生用锤子砸成细面,浸泡一个星期以后,进行炼泥,练好的泥真得很好,它不但柔软性好,粘性也好,制成的作品不易裂。我们用这种陶泥制作了花盆、花瓶,陶罐等作品。现在我们每年都去拉回一些这样的陶泥,这真是既开发了本地的资源,也降低教学了成本。只是教学上用的数量毕竟是量小,祖辈上传承下来的这门艺术悼词要断截,实在可惜。在陶艺教学实验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在陶艺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勤于实践,主动探索陶艺教学的内容、方法和形式,勇于创新,开创特色和个性化教学之路。开发好陶艺校本课程,以便更好地发挥陶艺课
7、在教学中的作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