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物理习题解法的探究

对物理习题解法的探究

ID:11750891

大小:224.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13

对物理习题解法的探究_第1页
对物理习题解法的探究_第2页
对物理习题解法的探究_第3页
对物理习题解法的探究_第4页
对物理习题解法的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物理习题解法的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物理习题解法的探究摘要物理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活动过程,帮助学生准确快速的解题。近年来在认知领域对解题的思维过程分成四个阶段,物理解题也是如此。在常规教学中学生往往因为方法的问题影响了解题的质量,所以分析试题中应用到的解题方法,并有目的的锻炼学生应用解题方法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解题的准确性速度性,提高学生应试能力。在这些大量的解题方法中,有些是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必须掌握的,比如分析和综合法,它们大量运用在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各种题型中,是考试中考察的重点。又如微元法,递推法则在历年高考中的压轴题中频频出现,作为对于学生能力的区分。关键词:解题;能力;方法;应试14目录摘要0目录1第一章近年

2、来对解题的研究21.1关于解物理习题程序的研究21.2概念掌握和知识结构对解题的影响31.3解题模式和具体方法研究。3第二章两种最常见解题方法42.1分析和综合法的概念42.2分析和综合法的关系4第三章一些特殊的物理解题方法63.1等效法63.2微元法73.3对称法103.4递推法11参考文献1414第一章近年来对解题的研究关于人是如何解决问题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近百年来随着认知心理学和电子计算机问世,解决问题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从而促进了学生解物理习题的研究。1.1关于解物理习题程序的研究1纽威尔和H.A.西蒙在《人类解救问题》一书中指出,人类解决问题过程分四个阶段。(1)任务环境。

3、识别问题的组成和提出条件。(2)问题空间。认清目标,判别那些与目标有关,为了实现目标必须做什么?(3)作业环境。运用问题所给出的和从记忆中引出的信息去加工材料,向目标前进。这时所采用的智力操作就是作业系统,它的具体行为取决于问题空间的内容和形式。(4)检验调整。在作业系统中药注意每一步操作是否缩短了与目标的距离,若没缩短则要调整操作和重新认识问题空间。相应的解物理习题也有以下阶段。(1)形象化思考。通过读题在脑中形成习题所描述的事件、现象的形象化模型,必要时可画出简图。(2)状态确定和描述。确定习题的研究对象,确定描写研究对象,确定描写研究对象的物理量及性质。(3)建立关系。通过分析确定已知

4、条件、暗含已知条件和习题要求目标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一般指状态量间的关系,状态变化规律。(4)具体解答问题。(5)对所得结论进行讨论。141.2概念掌握和知识结构对解题的影响对概念的曲解会影响解题,曲解的原因有三。(1)由错误的“常识”导致对概念的曲解。如“常识”认为“压强方向向下”,导致“液体内没有向上压强”的错误认识,会使液体内物体所受压强、压力的分析发生错误。(2)教学中的概念的讲解和列举突出了局部、片面的情况,从而产生对概念的片面认识。如“两电容器串联,充电后各极板带电量相等”。这一结论是有条件的,即“充电前两电容器均不带电”。但讲课中没有讲清这一条件,当遇到已充电电容器串联而再次充电

5、这类问题时,应用上述结论必然产生错误。(3)相似概念之间的区别没有建立起来,或模棱两可,会产生由于区别不清而带来的曲解。如压力和压强,标量的正负与矢量的方向等,稍加疏忽就会出错。知识结构对解题的影响。人的知识分两类:一类是图示或框架,图示是知识的单元,其中除知识内容之外,还有知识如何被运用的信息。如物理学中运动学部分,是一个知识单元,它由若干概念和公式组成,这就可以理解为图示。另一类是关于做的知识,称称程序。如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解题的步骤等。一个人顺序解题只是具有图示类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程序类知识。1.3解题模式和具体方法研究。我国物理学界对各种解题模式和具体方法研究比较广泛和深入。

6、他们提出的解体模式有量纲法、估算法、排除法、图像法、隔离法、微元法,穷举法、等效法、对称法、临界法、极值法、比例法、换元法等。各种具体的解题方法更是多种多样。14第一章两种最常见解题方法2.1分析和综合法的概念物理解题中最常见的两种解题方法是分析和综合法,基本所有的物理题目都可以用这两种方法入手。分析法顾名思义是从题目的待求量出发求解,找出有关的物理定律,写出公式,即所谓原始公式。由于解综合题要用到一系列的定律和公式,这就要在原始公式的基础上逐步展开,在原始公式的左边写待求量,右边往往出现一个或几个未知量,这时就必须寻求新的公式,直到所得的公式的右边完全没有未知量为止。下一步进行演算,具体演

7、算有两种方法:一是由最末式起,逐式进行数值演算;二是逐式归并,得到一个总的公式,然后再进行数值演算,一般来说,后一种方法较好,它可以免除一些不必要的中间验算。综合法的解法则是从习题的已知条件出发,根据题设条件和所有已知量之间的联系,建立起一系列等式,直到建立起和待求量有联系的公式为止,用综合法解题,一系列等式的一边全是已知量,最后具体演算也有两种方法:一是逐式演算,二是归并到总分式求解。2.2分析和综合法的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