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743488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3
《不懂就问 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不懂就问》教学案例沪新小学陈桂英一、教学背景: 《不懂就要问》是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课文赞扬了孙中山勤学好问的品质。本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孙中山小时候是怎样勤学好问的。课文的学习难点是理解“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的意思。首先,教学时要激发兴趣,让学生自己多读。要把阅读提示中关于孙中山生平的介绍和提出的两个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引导学生读课文时提出问题,并试着自己解决问题。 其次,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可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读课文,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要注意问句、感叹句,根据句子所表达的
2、意思读出不同的语气。另外,本单元的训练要点是“读课文,边读边想”,在教学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通过解决“为什么孙中山明知道要挨打,还要向老师提问?”这个问题,使学生知道孙中山从小就勤学好问,懂得认真读书、不懂就问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学习习惯。二、教学过程与片断:(一)、谈话揭题,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以前的孩子在哪里读书,怎样读书的吗?交流,出示(媒体1),课文第二小节:以前,小孩子大多在私塾上课。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说。指名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出示(媒体2)了
3、解“私塾” 学习“诵”2、师:确实在私塾里,先生指挥让学生跟着念书、背书,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讲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的故事。出示(媒体3)介绍孙中山3、出示课题(媒体4)39不懂就问 指名读,学习“懂”,齐读。(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那么孙中山究竟哪里不懂,提出了怎样的问题?请同学们打开书,轻轻地读读课文,出示(媒体5)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自形,把课文读通顺。 思考:孙中山哪里不懂,提出了怎样的问题?2、出示(媒体6)词语值得 厉声 详细 段落 胆子 一字不漏 糊里糊涂 背诵摇头晃脑 鸦雀无声 挨打
4、既然指名小老师领读,齐读。学习生字:段:书空左半部分 厉:你要提醒大家什么?比较“历”3、指名分节读课文,思考刚才的问题。(三)、再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1、孙中山有什么不懂,他提了什么问题?交流,(出示媒体7) 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们背的这段课文是什么意思?请您为我们讲讲吧!” 指导读,学生质疑,或老师提问:孙中山为什么要壮着胆子问?齐读。2、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同学们和老师的反应怎么样?出示(媒体8)课文3—8,用直线画出同学们的反应,用曲线划出老师的反应。指名交流同学的反应,出示媒体9这一问,把正在
5、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 。质疑,或老师提问:同学们为什么会吓呆了?(他们会想什么?)“鸦雀无声”是什么意思,非常安静还可以怎么说?交流老师的反应,媒体9课文3—9节理解“厉声”分角色读5—7,师读8师:老师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不一样?3、师小结:正因为孙中山的勤学好问,是先生转变了态度,让我们一起来读读3—8节,再体会一下当时的情景。4、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问题,不怕挨打吗?”出示媒体10:课文9—10他是怎么回答的?出示媒体11: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指导读句子,思考:为什么孙中山明知道要挨打,还要向老师
6、提问?(学习认真,学了就要弄明白,勤学好问)5、小结:孙中山勤学好问,敢冒被老师打的危险;沈括勤学好问,为解谜团亲自上山观察;像他们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出示媒体12:名人勤学苦练的小故事三、教学反思: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读课文,边读边思。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五篇课文。在本课阅读教学时,我以此训练点为重点,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通过阅读、思考,使学生解决问题,理解课文。教学时,教师提出了问题,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边读课文边思考:为什么孙中山明知会挨打,还要向老师提问题),学生就很快地进入了自主学习中,他们各自独立地边读、边想、边划,动眼、动手、动脑。在学生自读时,教师应通
7、过巡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如:哪些学生已能解答问题,哪些学生在解答问题时遇到了困难。从而对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单单是老师讲出来的,还要有学生去读、去悟。因此,课堂上要给学生更多的地读的机会,教师则是通过学生的朗读,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感悟和积累。本课教学中,对教材作了精心的处理,注重从整体着眼,明确课堂的难点和重点,围绕“为什么孙中山明知会挨打,还要向老师提问题”这个主问题展开朗读教学的,学生把讨论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中心目标,避免了课堂上的“碎问碎答”,学生在反复地朗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