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说课稿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

ID:11682403

大小:8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3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_第1页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_第2页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_第3页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_第4页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伟大的悲剧》说课稿峰峰矿区羊渠河学校马明老师《伟大的悲剧》说课稿峰峰矿区羊渠河学校马明老师《伟大的悲剧》说课程序一教材、教法二学情、学法三教学目标四教学重难点五教学流程一、教材、教法教材:《伟大的悲剧》是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本文是一篇节选的传记,写的是20世纪初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与挪威探险家阿蒙森角逐南极点失败后,和他的队友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本单元选这篇文章正是要让学生感受这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品质和强烈的团队意识。教法:1、阅读发现法:学生通过阅读,走进文本,初步发

2、现解决问题。2、自主、小组合作法:解决基本的知识技能问题。3、问题式教学法。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维、拓展想像。4、讨论法和点拔法相结合。二学情、学法本课面向对象是初一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对这类探险类外国题材的文章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可能陌生这么含蓄而深刻的主题,这正是在阅读这篇文章比较困难的地方。所以教学的立足点不应太高太难,应重在培养他们的兴趣。针对这一特点,结合单元教学重点,以及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出发,我这样设计了《伟大的悲剧》。1、学生课前预习,熟悉生词,并大致了解

3、文章的主要内容。2、学生默读课文,自主理解,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三教学目标新课标中重点提出,要让学生“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以上两方面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特点我这样确立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过程方法:自主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梳理故事发生的整个经过和结果。2、学习南极探险悲剧

4、所折射出来的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难点:以“悲”为学习线索,感受悲,分析悲,评价悲,认识悲,理解斯科特等人的悲剧意义,形成对悲剧事件的系统思考和认识。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二)介绍作者检查预习(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五)拓展深化课堂小结(六)作业布置(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设计意图:文章篇幅较长全文有4350多字学生正常读完的话,会占用太多时间,而且很累。课前组织学生进行充分地预习,熟悉故事情节和人物。)1、导入:有人说“天上最难的是太空旅行,地下最难的是叩访南极。”这虽然美丽神奇却变

5、化莫测乃至冷酷的南极,回绝着人类无数次好奇的拜访。却在1912年在一个月内,两次被人类访问。但为此他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学习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一起走近这些叩访南极的英雄们。课件显示南极图片、南极的位置、气候特点以便学生初步了解探险队所要遭遇的磨难。(设计意图:通过导入,设置悬念,吸引学生。)2出示图片:你了解南极吗?南极处在地球的最南端。南极气候:科学家曾测得-88.3*C的平均最低气温。(酷寒)世上风力最大风暴最多的.每年约有2/3的时间刮大风。有过每秒92.5米的风速。(烈风)(设计意图:明确南极

6、的位置,使学生在脑海形成清晰的图像。直观、形象的把学生带到那个美丽而又危险的南极去。对气候的介绍也可以使学生对南极的恶劣天气有初步印象。)3、学习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2、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3、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设计意图:通过对南极的了解导入课堂学习,创设凝重、沉思的气氛,建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情感基础,激发学生对课文、人物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在此基础上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学的清楚,学有所得。)(二)介绍作者检查预习1、介绍作者茨威格:奥地利的著名作家

7、。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代表作传记《罗曼·罗兰》《三位大师》唯一的长篇《焦躁的心》特点:不拘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个性。(设计意图:对作者的简要了解,不必过于详细,只是从国籍、主要成就和写作特点三个方面来介绍)2、检查预习,解决生字拽癫狂凛冽吞噬销蚀羸弱步履告罄遗孀姗姗来迟忧心忡忡疲惫语无伦次毋宁(设计意图:初步解决生字障碍,为学生的阅读打基础。)3、故事背景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海军上校斯科特各带领一支探险队向南极点进发,阿蒙森用20条爱斯基摩狗作为交通工具(狗拉雪橇前进),

8、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点。斯科特用西伯利亚矮种马和少量的爱斯基摩狗作为交通工具,中途狗跑了,只能靠人拉雪橇前进,前进速度大打折扣,在1912年1月16日终于到达南极点,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设计意图:因为本文是一篇传记,而且是节选的其中一部分。所以就很有必要对传记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