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578039
大小:38.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2
《诺丁斯关怀伦理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七组——诺丁斯关怀伦理学诺丁斯关怀伦理学摘要:诺丁斯作为关怀伦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将女性情感体验引入伦理学问题的思考范畴;她十分强调关怀行为应该在关怀关系中表现出来;她认为关怀来源于责任与期待;她将关怀分为自然关怀和伦理关怀,并系统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她的伦理学强调了人类行为知、情、行三者的统一,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关键字:伦理关怀、自然关怀、情感、关系诺丁斯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斯坦福大学教授,她将目光更多地集中在道德教育上,她注重研究女性与关怀的联系,认为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角色与关怀伦理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她指出男女两性有着不同的伦理推理方法。男性的伦理推理方法是
2、逻辑辩证,即:以普遍道德原则为基础进行抽象逻辑分析,他们思考的是权利、正义和规则;女性的伦理推理方法则是情感体验,即:对事件发生情境进行细节分析,集中于实际关系和感情。从男女两性对海因兹案例的道德反映可以看出这一差别来。关怀伦理学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美国,诺丁斯是关怀伦理学两位奠基人之一,另一位是科尔伯格的女弟子卡罗尔.吉利根。吉利根主要针对科尔伯格主知主义伦理学进行了反思,她对“关系”的研究是放在两性问题的视域内进行的,是从心理学的视角研究关怀伦理学;而诺丁斯试图从从哲学和历史的视角全面建构关怀伦理学,她的理论是要反思整个男性主义的文化传统,而不是针对个别学者。更重
3、要的是,诺丁斯将关怀伦理推进到了道德教育乃至整个教育领域。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我—你”关系论中,强调人与人平等交流的相互关系,关怀伦理学认为人们应该通过建立相互之间的关怀关系来消除后工业社会中所出现的人与人之间的淡漠、疏离,以及对物质的过度关注,以期能够回答“人与人”“人与自我”等关系问题。关怀伦理有其产生的社会现实背景。一方面,诺丁斯本人对关怀有极为强烈的亲身感受;另一方面,全球化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生态平衡、环境污染、国际恐怖主义、多元价值抉择困难等问题。诺丁斯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人们的共同关心和努力;再有当时学校教育倾向于实惠与功利,人们对事物的关怀胜过对人的关怀,人
4、与人之间关系疏离、冷漠,基于此背景诺丁斯强调要建立人们的关怀关心系;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的掀起,女性主义伦理学家呼唤以人们之间的关怀来弥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裂变。在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之后,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与人,人与自我的问题,然而以强调个人主义、自我、主体性、理性、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和分离为特征的义务论和目的论却无法解答这些问题,在此情况下关怀理论便应运而生。第七组——诺丁斯关怀伦理学谈及关怀伦理,我们首先会思考关怀由何而来,为什么要关怀。在这一点上,诺丁斯首先基于女性经验,认为我们都希望自己的某些需要能得到满足内尔.诺丁斯《始于家庭:关怀与社会政策》【M】.教育科学出
5、版社.2006。每个人都离不开与其他人的交往关系,而所有的关怀都是在一个关系当中产生出来的,关怀来源于责任和期待,关怀不仅仅是一个动机,更要有现实的行为。也就是说,首先个体有了动机然后在现实行为的关系中有所回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一个个体都需要去关怀和被关怀。诺丁斯在《关怀:女性气质的道德教育方法》一书中首先介绍了“关怀”在通用英文词典中的解释:一种“投入或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即在精神上有某种责任感,对某事或人抱有担心和牵挂感。由此,诺丁斯引出了“关怀”的两种基本含义:一是,关怀与责任感相似,如果一个人操心某事或感到自己应该为之做点什么,他就是在关怀这件事。二是,如果一个人对某
6、人有所期望或关注,他就是在关怀这个人候晶晶《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J】.南京师范大学.2004(1)。关怀一般只能通过关怀行为表达。关怀行为就是考虑到具体情境中的特定的个体和他的特定的需要做出的旨在增进其福祉、有益于其发展的行为。关怀意味着对某事或某人负责,保护其利益、促进其发展。概括言之,“其理论中主张融人入己的接受式关怀”。在诺丁斯的关怀伦理学中比较鲜明的特色是特别强调关怀的关系性,关怀伦理注重的是如何建立、维系以及加强关怀者和被关怀者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倾听非常重要,要专注地倾听被关心者的需要,也就是要考虑被关怀着的需要,而不是只从一方出发。诺丁斯用三个场景来
7、表达她所说的这种关系性内尔.诺丁斯《始于家庭:关怀与社会政策》【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其中A代表关怀者,B代表被关怀者,形成了关怀关系的是,当且仅当:①A关怀B——即A的意识特征是关注与动机移置;②A做出与①相符的行为;③B承认A关怀B。B的意识特征是认可,接受和反应。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关怀是一种互动关系,这种互动的关系并不是由关怀者完全控制,需要关怀方全身心地,开放地,无条件的关注被关怀者,合理满足被关怀者的需要,也需要被关怀者认可和接受对方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