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564427
大小:34.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7-12
《微信的行政监管和法律规制[权威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微信的行政监管和法律规制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演讲稿微信的行政监管和法律规制 微信的行政监管和法律规制【1】 【摘要】微信作为一个移动终端的即时通讯应用,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并且可以群聊,仅耗少量流量,适合大部分智能手机。 伴随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而拥有大量的用户。 随着微信平台的广泛应用,类型各异的微信侵权现象迭出不穷,从行政监管和法律规制的层面对此类现象进行相应关注和思考。
2、 【关键词】微信;行政监管;法律规制 一、微信平台亟待监控的现象分析 第一,微信成为谣言的链式传播平台。 一篇以“微信上开‘丢孩子’玩笑,沈阳小伙每天接近百电话”为标题的新闻,估计大家还能记忆犹新,微信本是大家日常沟通的一个即时有效的渠道,和此事相关的当事人却在微信中编一个丢失孩子的玩笑,发在了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本以为微信上全是认识的人,不会有严重后果;可是经其朋友圈中朋友修改后,又发在其自己的朋友圈中,如此短期之内形成的链式传播效应。 事态愈演愈烈,不断有热心打电话给当事人,当事人才
3、感到了事件的严重性,紧急求助媒体帮忙予以澄清。 2014年5月央视揭批微信热传“微波炉厂家打死都不说的惊人秘密”热点事件,主要关于一篇以《微波炉厂家打死都不说的惊人秘密》为标题短文在微信朋友圈被疯狂转发,其内容包括微波炉辐射会致癌、微波炉烹调食物会导致营养流失等为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 此事后期通过央视焦点访谈记者深入调查,发布该帖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其实对微波炉设备根本就不了解,而文中表述的秘密仅仅是从一些收集到相关资料上摘录后进行整合,其根本目的是博取大家眼球,并谋取不正当个人商业利益。 此
4、外,微信朋友圈中还有更多耸人听闻的谣言,像食物相克、人死于酸性,活在碱性、榴莲致癌等等这样打着科学、养生旗号的“伪科学”文章流传甚广,转发率也很高。 从这些例子不难看出一些个人或者微信公众号通过“谣言”信息聚焦了大量的关注度,从而满足个人的虚荣或者获得了个人商业利益诉求,但却伤害了大众的热心肠,危及的却是相关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其二,微信内容失真,存在引人误解的宣传行为。 最近在微信的平台上出现了新的群体“微商”,“微商”是微信商家的简称,是指在微信上发布商品信息,通过微信朋友圈快速传播
5、,并通过微信即时聊天的方式与潜在客户进一步洽谈具体交易细节,最终与客户达成买卖的商家群体。 “微商”已成为一种新的电子商务模式,其具有链式传播效应,信赖程度高和营销成本低等优势,基于该模式的成交量与日俱增。 但是由于交易模式和监管制度不成熟,交易风险更加难以控制,随之带来的相关问题也日趋明显。 商家为了扩大广告效应,不惜夸大产品性能,消费者受此误导,损失惨重。 此外,发布虚假广告诋毁其他产品,更是涉嫌不正当竞争。 最近A家纺公司要求家纺业另外两大巨头B家纺公司和C家纺公司就其在微信上制
6、造假新闻诋毁A家纺公司而做出道歉的事件,闹的沸沸扬扬。 A家纺公司一纸声明直指对手:B家纺公司所属微信公众平台与C家纺公司所属微信公众平台选择消费者对产品质量问题十分敏感的315时段,发布涉及捏造、虚构A家纺产品不合格的新闻。 随后,B家纺和C家纺均公开回应。 A家纺官方微信回应此事时表示,某些冒牌家纺微信公众平台都不是A家纺的官方微信,均系假冒微信平台,其官方微信平台从未发布过上述虚假信息。 公司对此行为并不知情,B家纺方面否认了A家纺的指责。 编造虚假信息借助微信平台攻击对手的这种
7、不正当竞争行为,尽管可以在短期内让对手的声誉受到影响,并隐藏自身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一旦事情水落石出最终冲击的是企业自身的商业信誉。 因此应在基于行政角度进行多方面完善相关的监管制度,促进基于互联网的商品交易市场能够得以健康发展。 其三,微信广告泛滥成灾。 在微信中发布广告的优势在于成本低廉,投放精准,效果良好。 广告商们常常以漂流式广告、推送式广告的方式发布广告信息。 目前在很多所谓的微信公众账号文章结尾处都是让人们来关注发布该帖的公众号,以便后续通过关注收到更多知识趣味文章。 然而
8、当人们关注后,发现收到的并不是更多的知识趣味信息,而是很多与之相关联的销售产品广告。 对用户正常使用微信造成了严重干扰。 由此可见,发布这些知识趣味文章就是为了账号炒作,借用微信本来是熟悉的人之间交流的工具,用于营销和推广盈利。 其四,微信个人隐私安全存在隐患。 微信隐私涉及到用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最近沈阳一名23岁女孩因为微信发照片被歹徒跟踪,将其杀害后抛尸。 就是典型的利用微信等社交媒体,抢劫或勒索案件,最为普遍的是利用微信上发布的一些家庭照片,了解家庭的情况,然后冒充诈骗。 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