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553374
大小:163.9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2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综合评价模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综合评价模型研究——层次分析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影响教学评价的几个因素的权重,建立了综合评判模型,并以某地区的一节中学数学教学为例,综述了综合评价法在教师教学评价中的运用。关键词:教学评价;层次分析法;综合评判模型中图分类号:0212.1文献标识码:A1引言教学评价是一面双面镜,不仅对于教师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教学改革的实施情况,而且,对于教学的改革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学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判模型,以某地区某所学校一节初中数学教学为例,运用定性与定
2、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综合评价。2研究方法一、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建立要根据影响评价目标的因素来确定,建立科学完善的指标体系是做好课堂教学评价的基础和关键。根据教师教学的特点和影响教师教学的主要因素,将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确立为5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见表1:表1指标体系[3]目标层一级指标标记二级指标标记教学内容知识点把握准确重点突出,讲解系统连贯教学水平语言表达清晰易懂,精炼准确,思路清晰生动活泼,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述语运用得当引导启发问题具有引导性、启发性和有效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数学思维能力师生互动能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3、适时引导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教学氛围活跃,学生学习情绪较高教学基本功板书设计条理清晰,字迹工整,干净整洁多媒体的应用灵活、熟练充分利用时间,准确掌握教学进度二、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是由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它将定性的语言量化,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研究方法。在实际问题中,设评价指标的因素集为:,确定权系数的步骤如下:1.确定函数。函数表示第i个因素和第j个因素对于评价总目标而言的重要性标度。从中任意选取两个因素就其对于评价目标的重要性进行比较
4、,确定函数的值,评价标准如下:表2判断标准[1]因素相比较说明与同等重要对总目标有相同的贡献。11比稍微重要的贡献稍大于,但不明显。3比明显重要的贡献明显大于,但不十分明显。5比十分重要的贡献十分明显大于,但不特别突出。7比极其重要的贡献以压倒优势大于。9比处于上述两相邻判断之间相邻两判断的折衷。2,46,8,,2.构造判断矩阵。根据判断标准,由专家进行打分,得到函数的评定结果。根据评定结果构造判断矩阵:然后,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本文利用和法[1]求解,根据判断矩阵的性质5,可得,由可取。利用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判断矩阵的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3.对计
5、算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1]。检验公式为:,这里表示一致性比率,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为随机一致性指标(见表3),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当时认为矩阵满足一致性指标。表4随机一致性指标[1]n12345678910……000.580.901.121.241.341.411.451.49……三、建立综合评判模型1.确定评价对象,建立评价因素集和评语集。记为评价因素集,记为评语集,评语集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按一定顺序排列。2.单因素评判。确定映射,即对于任意的,,都有。单因素的评判结果是上的fuzzy集,建立模糊关系矩阵3.综合评判。运用加权平均型综合评判函数,评
6、价结果用表示,则有:根据评价结果,若,则表示评价对象总体上被评为第级。四、应用举例。本文就某中学一节数学教学为例。1.评价因素集为:,分别表示:教学内容、语言表达、引导启发、师生互动、教学基本功五个指标。由专家根据自己的经验填写进行评定,并对结果进行讨论、修正,最终评定结果为:根据求和法,计算结果为:,,经检验满足一致性检验。2.评语集为:,分别表示: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由专家观看教学视频,并打分,得到模糊矩阵为:3.综合评判。根据综合评判公式:因此,评判结果为:,最大值为,根据评语集,排第三的是中,故本节教学属于中等水平。4.结论利用综合评判法
7、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本文用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判模型,将定性的语言量化,并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本节课的教学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客观的反映了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参考文献:[1]彭祖赠,孙韫玉.模糊(Fuzzy)数学及其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22-155[2]张英伯,曹一鸣,马云鹏,孔凡哲,张春莉.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张丽丽,何军,何冬冬.高校学风综合评价模型研
8、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