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徐秀玲+让课堂充满精彩

小学+数学+徐秀玲+让课堂充满精彩

ID:11549891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2

小学+数学+徐秀玲+让课堂充满精彩_第1页
小学+数学+徐秀玲+让课堂充满精彩_第2页
小学+数学+徐秀玲+让课堂充满精彩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徐秀玲+让课堂充满精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让课堂充满精彩【内容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对于低年级的计算教学要求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但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好动,单纯的讲授对他们来说,似乎不起作用。在我的数学教学中,也曾遇到过同一类型的题目,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产生错误。那是苏教版第一册,练习八的第10题。【关键词】活动意义作用错误在○里填上“>”、“<”或“=”。3+6○92+4○7 7+3○9  10-4○89-3○5  9+0○9刚开始我是这样教:“3+6○9,谁跟9比大小?是3跟9比吗?(不是)是6跟9比吗?(也不是),

2、那么是3+6的得数跟9比吗?(是)”接下去让学生试做,师订正,生说这样做的想法。似乎学生也学的不错,基本上掌握了先要口算出左边的式子的得数,再同右面的数比较大小,但还有个别同学错,还是不懂比较。在下一堂课改变了这种教学方法。师:大家喜欢看《李小多分果果》吗?生:喜欢。师:有一天,李小多家来了两个朋友,小多给他们分果果吃。他给明明分了3个,可又觉得太少,又给明明6个;他给红花9个,(顺势板书:3+6○9)到底小多分得公平吗?请小朋友思考一下,同桌讨论。生:我们认为小多是公平的,明明得了3+6块,红红得了9块,这不是一样多吗?生:我们认为明明和红红都得了9块,小多分得公平。师:你们说得真好,老师也

3、有这样的想法,那么,3+6○9中间填上什么符号?生:等于号。(学生一致)师:10-4○8,这应填上什么符号?你有什么新发现?生:10-4○<8,因为10-4=6,6<8.生:我有好办法,在10-4上面写个6这样不易错。师、生一起鼓掌,都认为这是好办法。生:我有“秘密”,在做这样的题目时,10不能跟8比,4也不能跟8比,要整个算式跟8比。师:同学们真聪明,都知道要先口算左边的式子的得数,再同右面的数比较。下面来做几道练习:只有“>”、“<”、“=”放对了,才能做对。2+4○7   7+3○9  9-3○5   9+0○9片断二: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现多种算法。老师:请同学们继续观看运动会

4、的比赛,跳绳的有几人?踢毽的有几人?跳远的有几人?跑步的有几人?学生1:跳绳的有3人,踢毽的有9人,跳远的有7人,跑步的有6人。老师:观察真仔细。根据这些条件你们能不能提出问题呢?课堂稍有片刻安静,学生沉思。“我来提个问题”,一个学生终于大声发言了:“跳绳的和踢毽的一共有几人?”老师奖给他1朵红花并鼓励说:提的好,还有谁要说?……老师:同学们真能干,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老师心里可高兴啦。从中选一个问题让大家算一算!跑步的和踢毽的一共有几人?怎样列式计算?学生1:9+6=15。老师板书:9+6=15,并故做疑惑地问:怎么这么快就算出9+6=15,你们是怎样想的?学生一个个急切地要说。学生1:我是一

5、个一个数的。学生2:我把大数9放心里,然后接着数6下,10、11、12、13、14、15,就知道9+6=15。学生3:我是把9加1得10,再加5,最后得15。学生4:我想10+6=16,9比10少1,9+6=15。学生5:我是想算盘,心里算出9+6=15。学生6:我想组成,9和1组成10,10和5组成15。学生7:我是以前就学过,不用想就会算9+6=15。面对多种多样、五花八门的问答,老师都笑着给予了肯定,并说:同学们真能干,想得对,说得好,并且指出:这么多算法都是对的,在后面的学习中你喜欢用那种就用那一种。……通过练习,学生掌握了这种题目,并且在第二天的练习中再也没有出现错例了。细细反思这次

6、教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感受:一、创"情"激"学"。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因此,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来自于充满疑问的问题情境。第二堂课我巧妙地把数学教学内容转换成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营造探索氛围,激励自主探索。第二堂课充满着探索与创造、猜测、调控,充满了欣喜,也充满了曲折,这些正是数学的魅力所在。而传统的数学教法,使学生无法感受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数学的乐趣,给人留下的是“数学太抽象、太枯燥。”正如我刚开始上的课。这次的教学例子使我真正认识到: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错误,很大原因就出现在我们教师的身上,症结就在课堂教学

7、这一环节没有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使他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没有亲历亲为,能力没有得到锤炼和提高。因此,应该从学生贴近生活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作出决策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是紧密联系的,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版社2.林俊:《对数学实践活动的认识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