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526160
大小:81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2
《工程造价管理新思维-杨宝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工程造价管理新思维杨宝明博士上海鲁班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为什么建筑业市场一直比较混乱?为什么建筑业市场集中度提升缓慢?为什么建筑业行业利润低下?为什么建筑业腐败案子层出不穷?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建筑工程造价估算困难,造成市场严重不透明。不透明的市场环境难以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市场集中度就难以提高,市场就会充满无序恶性竞争。对造价成本控制困难,使建筑企业利润被层层截流在基层,富了和尚穷了庙。也正由于市场不透明,就会有更多的人敢于混水摸鱼,在招投标和工程结算上搞腐败。不仅工程总造价及时准确估算困难,形成造价的各关键要素(见下式),即量、单价、消耗量指标(
2、造价指标)国内工程建设各方(业主、造价咨询顾问,承包商)都难快速准确搞准。总造价=∑i[工程量×单价×消耗量指标(造价指标)]虽经过10年推广,工程量计算现阶段绝大部分造价人员还在用手工计算,速度慢,误差大,量的高估冒算在国有投资项目还大量存在。材料、设备、机械租赁、人工与单项分包价格还靠人工采集数据的定额站和建材信息网提供数据,与实际的市场行情相比,价格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都有严重问题。消耗量指标还在引用数年一编的政府定额,甚至是将近20年前的定额依据(如上海还有大量工程引用93定额),与实际情况差距甚大。这种情形使准确快速测算成本造价非常困难。造成这种
3、状况一方面客观原因在于这些造价要素的确定由于计算复杂、数据海量和工作量巨大,存在相当大的实际困难。但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工程造价领域缺乏活力,使造价咨询企业和软件信息服务商创新能力不足,加上各地造价管理条块分割严重,标准林立,阻碍竞争,阻碍了中国造价业的技术进步与创新发展。事实上,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商业模式不断推陈出新,工程造价的各关键要素都已可以找出很好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可以使工程造价人员有能力快速准确获取各造价关键要素数据,能快速准确分析工程不成为难点,让行业比现在透明很多,使行业混乱和浪费的局面改进很多。二、工程造价关键要素详细分析从总造价计算
4、式(见下式)相关的各造价要素,以及对应的难点问题,我们作逐一分析:总造价=∑i[工程量×单价×消耗量指标(造价指标)]2.1工程量大中型工程的计量工作,在全过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工作量是相当是大的,且有相当巨大的计算难度。如曲面弧形等不规则构件的扣减非常困难。从头到尾完整算一次已属不易,耗时巨大。全过程造价控制11,要不停的统计拆分工程量数据,工作量更是浩大。如在过程中不能跟上工程进度,很多成本管控流程就难以实现,造成大的漏洞。建筑业产品单一性的生产特点决定了上述工作对企业来讲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每个项目都是新的一套数据,导致类似制造业的BOM(BimOfMateri
5、al)表是没有标准的。而每个工程的实物量需详细到每个构件,数据是海量的,这是普通制造业所没有的麻烦,工程量的难题就在于此。手工作业方法下,项目部每次调用统计分析数据都相当困难,企业总部查核项目部所填报的实物量数据也相当困难,造价咨询顾问查核承包商实物量也存在难度,很多不负责任的咨询顾问以抽查部分或打个折扣了事。手工作业算量已很难适应全过程精细的造价管理需求。2.2单价建筑工程所牵涉到的价格信息大的分:材料、设备、人工、租赁、单项分包。材料按产品、规格、型号、品牌、产地,分解开可超过50万种以上,中建八局2007年上了Oracle的ERP系统,钢材种类已达一万种以上
6、,整个编码体系由于管理手段不够强,已扩展到将近100万个编码了,很担心失控下去而导致ERP崩溃。在这样规模的种类面前,每一种产品的价格都随时间、地域快速的变化,这种变化按“天”来描述才能满足真正的要求。而现在很多定额站还只能提供季度中准价,或者月度中准价,种类覆盖面离需求更差得很远。要准确描述地域价格,数据量则更大。一种产品在上海地区同一天用100个价格描述,准确度并不一定够。定额站、建材信息网以及一些企业对价格信息的收集处理方法,还停留在人工处理的阶段:以信息员的名义向各供应商要数据,放上网或印成册子供查询,这样的方法已相当过时。价格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
7、与实际需求差距都很大。供应商对信息员的询价价格回应是极度不准确的,对供应商来讲,信息员询价对它不产生生意机会,一定会报高价不会推出“诚意价”。研究表明,只要是人工处理这些数据,都是搞不定的。正因建筑业价格信息存在严重的不透明,业主对承包商的报价确认以及承包商对供应商的报价都难以轻易的确认,导致建筑业采购环节问题多多。2.3消耗量指标(造价指标)建筑工程工序数量庞大,各工序项目的社会平均先进水平的消耗量水平制定确有许多难题。材料、设备、工艺在不断变化,如何收集、编制合理的消耗量指标值?按照苏联定额的老套路是很难跟进市场变化的。当数百位专家会战几个月的定额数据编制,发
8、布的第二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