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金融的发展及国际经验借鉴

我国碳金融的发展及国际经验借鉴

ID:11525704

大小:3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2

我国碳金融的发展及国际经验借鉴_第1页
我国碳金融的发展及国际经验借鉴_第2页
我国碳金融的发展及国际经验借鉴_第3页
我国碳金融的发展及国际经验借鉴_第4页
我国碳金融的发展及国际经验借鉴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碳金融的发展及国际经验借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碳金融的发展及国际经验借鉴张瑞琴,张辰西  2011-07-14摘 要:碳金融已成为国内外金融机构长远战略性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业务竞争的新领域。由于碳金融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尚短,成为国内金融机构的一个短板,直接制约着碳金融领域相关业务的开展。本文结合国内外金融机构发展碳金融的现实情况,提出我国要顺应低碳经济时代金融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充分借鉴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从外部政府支持和金融机构自身两方面进行努力,消除制约我国金融机构发展碳金融面临的困境和障碍,促进国内金融机构更好地开展碳金融业务,积极

2、参与到国际碳金融市场中去,从而促进其经营的国际化步伐。关键词:碳金融,碳银行业,碳基金,碳保险,国际经验  一、我国金融机构发展碳金融的现状    目前,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参与碳交易,国内的金融机构也在过去几年中为支持节能减排项目进行了积极的金融创新,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有益的经验。但总的来说,国内金融机构在碳金融业务的发展方面还是明显落后于国际金融机构。特别是与我国碳金融业务广阔的市场空间相比,国内金融机构对碳交易介入较少,参与碳金融的广度和深度有限。碳金融的不发达使我国在世界整个碳交易产

3、业链中处于最底端。  在碳银行业方面,国内很多银行开始积极借鉴国外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经验,纷纷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碳金融银行业务,开展减排购买协议的信贷支持、为清洁发展机制融资等,为我国企业开发减排技术或购买减排技术提供资金支持。如兴业银行基于我国在环保节能技术运用和循环经济发展方面融资需求的特点,2006年5月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合作推出能效贷款,向企业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帮助企业发现碳交易价值(张坤民,2009)。截至2009年3月,兴业银行全国34家分行全部发放了节能减排项目贷款,支持全国

4、91个节能减排项目,融资金额达到35.34亿元(李瑞红,2010)。中国银行2007年8月推出了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融资和挂钩碳交易的结构性产品和业务,如收益率挂钩海外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期货价格的理财产品等;2010年又为浙江省的鹰鹏化工有限公司办理了金额为298万美元的CDM项目碳交易融资业务,并落实不低于298万美元的掉期协议,实现了国内首笔基于CDM项目的融资配套掉期业务。但是,目前我国银行以发展碳金融为目的、为企业做财务顾问或进行融资的案例仍较少,在为碳减排项目提供直接融资、参与国际碳

5、交易、为企业CDM项目获得联合国专门机构认证提供咨询服务等金融服务尚处于空白状态,更缺乏碳金融衍生品和金融服务支持。  在碳基金方面,2006年中国碳基金成立,2007年推出首个中国绿色碳基金之后,碳基金在北京专向、山西专向、大连专向、杭州专向也相继启动,规模呈不断扩大趋势。我国CDM基金及其管理中心于2007年11月9日在北京启动,是政策性与开发性兼顾的、公益性、长期性、开放式和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国家基金。但是,正如国家林业局造林绿化管理司副司长李怒云认为的一样,虽然中国绿色碳基金和中国清洁发展机

6、制基金,从名称来看称作碳基金,但是二者都不能自主地进行碳减排量的买卖交易,因此实际上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碳基金。  在碳保险业方面,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2008年,中国平安集团作为首家中资保险公司率先推出平安环境污染责任险。2009年8月,天平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国内第一家通过购买自愿碳减排量实现碳中和的企业。    二、我国金融机构发展碳金融面临的困境    如前所述,国内金融机构对碳金融介入较少,开展的业务模式也相对单一。具体分析而言,其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对碳金融的

7、认识有局限碳金融是发展历史较短的    金融创新领域,交易规则比较独特,金融机构、政府和企业对碳金融的认知程度还不高。国内许多金融机构还没有认识到碳金融背后隐藏的巨大商业价值。当前我国只有少数商业银行涉及该领域,也开发了一些碳金融产品,但多停留在对低碳项目发放环保、绿色贷款的层面,还缺乏广度和深度,对碳金融的利润空间、操作模式、项目开发、风险管理及审批等多方面的认识掌握不够。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对发展碳金融交易业务缺乏内在动力。    (二)缺乏相关中介支持    由于我国碳金融市场起步较晚,缺

8、乏专业的碳金融中介服务组织,这是我国碳金融市场的一块短板。而碳金融业务,特别是CDM项目开发周期长、审批程序复杂、交易规则严格、销售合同涉及境外客户,还伴有政策风险和项目风险等,非专业机构难以完成此类项目的开发和执行。国外碳排放交易项目的评估及排放权的购买大多数由中介机构完成,我国本土的中介机构与第三方核准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难以进行CDM项目评估及排放权购买工作,更缺乏专业的技术咨询体系来帮助金融机构分析、评估、规避其项目和交易风险,这严重影响碳交易的发展(吴玉宇,200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