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印记——雷东县钩沉

家乡印记——雷东县钩沉

ID:11521752

大小:30.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12

家乡印记——雷东县钩沉_第1页
家乡印记——雷东县钩沉_第2页
家乡印记——雷东县钩沉_第3页
家乡印记——雷东县钩沉_第4页
家乡印记——雷东县钩沉_第5页
资源描述:

《家乡印记——雷东县钩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家乡印记——雷东县钩沉15家乡印记——雷东县钩沉15家乡印记——雷东县钩沉15《家乡印记》编者按:图读湛江几位采访骨干,钟情家乡山水风物,常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实地踏访,挖掘亮点,精心采写,图文报道陆续在图读湛江发表。几位作者,都是湛江人,有的是市区的,有的是县城或农村的,但都在基层生活过,对家乡充满深情。参加工作若干年,岁月的风霜,在额头刻下刀痕一条条,也刻下了家乡哺育成长的印记,并铭记于心。这组报道,有村名的溯源,乡村趣事,也有踏访观感。图文质朴,泥土味香。浓浓乡情,袅袅乡音,绰约乡姿,溢于字里行间,纯朴清雅,余音绕梁。从今天起,在碧海银沙微信号,汇总这组报道,以《家乡印记》总

2、题目推出,敬请垂注。系列文章丰厚村散记寻访调文村湍流村散记寻访东海书院福建村散记寻访庐山村寻访东山老街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雷东礼堂,采用中国古典重檐歇山式屋顶建筑风格,殊属可贵(黄观弟15摄)建国初期,湛江曾有过雷东县,管辖东海岛、硇洲岛、东头山岛,后来又增加了南三岛,县人民政府驻东海岛东山圩。因县置于雷州半岛之东,故名。1958年撤销县建制,并入湛江市。几十年过去,雷东县还留下痕迹?近日,约上几文友,实地探访。雷东礼堂正门(黄观弟摄)雷东礼堂内,红五星和“实事求是”几个大字(黄观弟摄)雷东礼堂的主席台(黄观弟摄)维修中的二层高的雷东县政府办公楼(黄观弟15摄)激情燃烧的岁月19

3、52年12月,国务院批准设置雷东县,后来还将南三岛(现坡头区管辖)和特呈岛(现霞山区管辖)划归雷东县管辖。1958年9月15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湛江地区正式撤销雷东县,并将雷东县并入湛江市郊区管辖,10月14日正式合署办公。雷东县存在的时间不长,还差3个月才满6年。可正值“一五”计划(1953~1957年)期间,特色鲜明,弥足珍贵,值得我们挖掘。——雷东县的人口与面积。雷东县设置初年,面积380平方公里,后来加上南三岛和特呈岛,总面积共502.2平方公里。据广东省民政厅公布的统计数字,1954年雷东县总人口107349人,其中男性59142人,女性48207人。面积约相当于徐

4、闻县的三分一,人口也不多,与现在的一个大镇相仿。可这由五个海岛组成的县,自有特色。——雷东县的干部情况。查阅档案,找到一份“雷东县人委会各部门干部统计数字”,151957年12月31日填写的这个报表,真实反映了当年的干部状况。全县干部579人,共分13个系统,其中政权系统16人,政法系统25人,公安系统35人,工业企业系统11人,财贸系统261人,交通运输系统1人,农林水利系统73人,文教系统69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系统4人,供销合作社系统77人,人民团体系统7人。财贸系统干部最多。当时的财贸系统,包括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粮食部门、商业部门、城市服务部门、物价部门、水产部门、房地产

5、管理部门和人民银行等9块。——雷东县主要领导。我们在东山镇采访了几位老同志,光凭记忆,他们已记不清当时雷东县主要领导的姓名,几个人说的也不一致。后来还是从档案资料中,找到了答案。雷东县的县长郑光民。广东省人民政府1953年8月7日,发给粤西行署的通知——“任命郑光民同志为广东雷东县县长”。1952年年底,国务院才批准设置雷东县,158个月后省政府的这个任命,或是首任县长。还查到了关于雷东县委领导分工的批复,是中共湛江地委1957年2月12日下发的:“由张建英同志负责全面工作,并任生产指挥部总指挥,指导全县渔、农业生产;郝维智同志负责农业,梁立同志负责渔业,其他常委按原分工不动”。这

6、个批复内容丰富,既知道了县委领导的分工,也可看到当时的农业生产、渔业生产是最重要的工作,由县委主要领导负责,排在各项工作的前面。——工资微薄,工作卖力。雷东县设置后的几年,恰是风风火火的三大改造和人民公社运动席卷全国之时,雷东县作为一个新设置的县,描绘蓝图从一张白纸开始,各项任务更是十分繁重。当时干部队伍的文化水平并不高,全县干部中,高等学校毕业的1人,中专毕业的27人肄业的2人,高中毕业的14人肄业的30人,初中毕业的4157人肄业的148人;小学文化程度以下有310人,占干部总数52%。待遇并不好,工资微薄。但他们激情满怀,干劲冲天,工作十分积极。踏访那天,我们在东山镇党代表工

7、作室,与91岁的离休干部唐太生老人聊了开来。唐爷爷是东海岛文参村人,十四五岁就参加打游击,1947年2月入党。后来一直在镇里工作,负责民政事务,1990年9月,64岁时离休。他说,1952年土改结束后,组织安排他到东简镇工作。当时的待遇:每月粮票40斤,工资6元,到群众家吃住,每月交部分粮票和3元当伙食费。工作无日无夜,条件差,待遇低,但大家劲头很足,一心扑在工作中。回忆起那段峥嵘的岁月,这位70年党龄的老同志,依然激情满怀,眸子里露出光泽。1958年12月,雷东县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