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绪论、第一章文艺思潮

当代文学绪论、第一章文艺思潮

ID:11506532

大小:3.96 MB

页数:80页

时间:2018-07-12

当代文学绪论、第一章文艺思潮_第1页
当代文学绪论、第一章文艺思潮_第2页
当代文学绪论、第一章文艺思潮_第3页
当代文学绪论、第一章文艺思潮_第4页
当代文学绪论、第一章文艺思潮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文学绪论、第一章文艺思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当代文学主讲谭解文绪论一、“中国当代文学”概念的提出“中国当代文学”一词,最初出现在50年代末的文学史著作中,指称与现代文学相承接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文学。指代这一内涵的名称还有:新中国文学、建国以来的文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等。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延安文艺座谈会”为旗帜的四十年代的“解放区文学”,与当代文学特别是文革前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有紧密的血缘关系,后者是前者在新时代的延续和发展。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作报告毛泽东与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代表合影二者的紧密联系表现在:1、都以毛

2、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理论旗帜;2、都以为工农兵服务作为文艺工作的宗旨;3、其创作主调都是“颂歌”。二、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问题1、三分法(1)1949——1966(文革前十七年时期)(2)1966~1976(文化大革命时期)(3)1977——(新时期)2、二分法(1)1949——1976(十七年及文革时期)(2)1977——(新时期)三、学习中国当代文学要注意的问题1、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当代文学的研究指导2、克服某些不正确的认识(1)厚古薄今,认为文学创作现代不如古代,当代不如现代。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

3、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2)过分贬低文革前十七年时期的作品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3、要认真阅读作品重点阅读作品:《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华师大出版社)、赵树理《三里湾》、杨沫《青春之歌》、梁斌《红旗谱》、吴强《红日》、罗广斌杨益言《红岩》、周立波《山乡巨变》柳青《创业史》、张贤亮《绿化树》、王蒙《蝴蝶》、韩少功《爸爸爸》、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张承志《黑骏马》、阿城《棋王》、王安忆《小鲍庄》上编:十七年时期的文学(1949——1966)第一章文艺思潮

4、与文艺运动一、建国初期的文学环境与文艺运动(一)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时间:1949·7·2——19地点:北平周恩来向大会作政治报告。郭沫若作大会总报告:《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周扬代表解放区作工作报告:《新的人民的文艺》茅盾代表国统区作工作报告:《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大会确定以毛泽东文艺思想为新中国文艺工作的纲领和指导思想;确定以“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为全国文艺运动的总方向;大会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联),选举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毛泽东与周扬在第一次文代会上毛泽东在第一次

5、文代会上讲话周恩来在第一次文代会上作政治报告意义:实现了解放区与国统区两支文艺队伍的大会师;确立了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地位;确定了未来文艺工作的路线和方针,揭开了新中国文艺的序幕。缺陷:未能对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思想为核心的毛泽东文艺思想进行必要的发展;未能团结广大的作家群体。(二)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电影《武训传》是一部反映清朝末年乞丐出身的武训办教育的传记故事影片,由孙瑜编导。赵丹主演。1950年12月上映。1951年5月20日,毛泽东为《人民日报》撰写了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此后,全国开展了声势浩

6、大的批判运动。毛泽东:《武训传》所提出的问题带有根本的性质。像武训那样的人,处在清朝末年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和反对国内的反动封建统治者的伟大斗争的时代,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一根毫毛,反而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并为了取得自己所没有的宣传封建文化的地位,就对反动的封建统治者竭尽奴颜婢膝的能事,这种丑恶的行为,难道是我们所应当歌颂的吗?承认或者容忍这种歌颂,就是承认或者容忍污蔑农民革命斗争,污蔑中国历史,污蔑中国民族的反动宣传为正当的宣传。——《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电影《武训传》剧照赵丹饰武训电影《武训传》

7、剧照缺陷:以政治批判代替了学术之争,混淆了文艺问题与政治问题的界限。开了用政治运动、“群众斗争”的方式处理学术问题的先例。“这个批判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我们现在不对武训本人和这个电影进行全面的评价,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明,当时这种批判是非常片面、极端和粗暴的。因此,这个批判不但不能认为完全正确,甚至不能说它基本正确。”——胡乔木在“陶行知研究会和基金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1985年)(三)对胡适、俞平伯《红楼梦》研究思想的批判1954年10月起,全国文艺界开展了对以胡适、俞平伯为代表的《红楼梦》研究思想的批判。后来发展到对胡适思想

8、的全面清算。胡适(1891——1962)青年胡适俞平伯(1900——1990)俞平伯,名铭衡,字平伯,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曾先后任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教授、文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著名的红学家。胡适、俞平伯是“新红学”派的代表人物。俞平伯受胡适的影响,对《红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