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497310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点燃学生的创新星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点燃学生的创新星火 摘要:创新教育,就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实践,融入日常教学之中,创新教育是当代教师的责任所在。主要从: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思想;巧妙导入,激发兴趣;培养想象力,激发创新力;鼓励质疑,培养创新思维等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叶圣陶先生
2、曾说过:“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要达成这种“自能”,就必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桌,授人以渔,可享一生。”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其实就是“授人以渔”。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思想 创新是人类的希望、民族的希望。从钻木取火到蒸汽机的发明,从烽火台的狼烟到现代互联网技术,就是一部人类自我超越、不断创新的历史。创新离不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创新思维。
3、如果说创新是时代发展进步的灵魂,那么创新思维就是创新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假如我们墨守成规,既不敢突破前人,又不能超越自我,当然谈不上任何创新了。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和前提,教师观念不改变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首先,要认识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而获得的。因此,教师在
4、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评价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与合作者。其次,在教学方法上也要改变传统的注入式为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处理所获得的信息,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更大的成功喜悦,满足更多的心理需求。也就是通过体现自我价值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强化其创新意识。 二、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新颖巧妙的导入,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5、,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教学内容形象化,使表现手法多样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种刺激,从而创设一种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如:在《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文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我给学生播放了一组反映青藏高原极端气候和高原缺氧的相关视频资料,视频中漫天的冰雪、呼啸的寒风、缺氧工人的痛楚,深深地吸引着学生、震撼着学生。这样一来,我就有效地帮助了学生进一步理解文字,降低了课文的学习难度,课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 三、培养想象力,激发创新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
6、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作为人在大脑记忆表象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创造力的翅膀,也是沟通学生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桥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恰当地运用想象的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氛围,诱导学生展开想象,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自己的蓝天中自由飞翔。这样,我们就能使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犹如面对面地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和感悟。 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1.扩充表象,积累更多的想象材料 想象的基本材料是表象,没有以表象和经验为基础的想象,只能如无源之
7、水,无本之木般缥缈空洞。作为教师,应该通过观看插图、品词研句、联系生活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想象材料。如《爬天都峰》一文中“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为了让学生体会“挂”字的妙处,可以要求他们用“拉”“飘”等字替换“挂”字,进行比较,从而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当。一个“挂”字把天都峰的“陡”极其准确、形象、巧妙地描绘出来,与后文的“攀”字也就相映成趣了。像这样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比较、咀嚼,才能品出语气的神韵,悟出作者遣词的用意,积累更多的想象材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