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495469
大小:3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2
《协同创新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协同创新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摘要:哲学社会科学,是我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国民素质整体性提高的重要工具。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是新时期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提升国家影响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投入不足、渠道有限,各自为政、资源分散,闭门造车、产学研脱离,激励失效、创新型人才不足等现象,这些问题将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形成障碍。协同创新是继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后党中央对高校创新机制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也
2、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协同创新所具有的全面开放、共同投入,资源汇集、深度融合,需求导向、集体攻关,创新引领、汇聚人才,人才培养、全面繁荣等优势能够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扫除某些方面的障碍,进而推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深刻地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境界和文明素质,①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能够指导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及人自身的全面提高。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步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化改革开放、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攻坚
3、时期。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并没有被放在应有的位置,在一些地方甚至严重缺位,由此带来经济社会发展出现若干失误,付出若干所谓的“学费”。②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局面,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为其打造更坚实的内涵基础和提供更深厚的智力支持。 1.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提出 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地位一直没有受到普遍重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发展严重失衡。伴随着我国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及经济建设,哲学社会科学无法满足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 2.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现实障碍 繁荣发
4、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的必然要求,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我国公民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但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以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理论和科学知识来指导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意识比较淡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并不厚实、资源并不充足、机制也不健全。因此,要大力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现实中还存在诸多障碍。 2.1投入不足、渠道有限 一直以来,我
5、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主要依赖国家财政拨款。据统计,我国的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要远低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的2%-3%。③而与自然科学相比,我国对哲学社会科学教育与研究的投入更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86年设立时为8011万,④2009年增加到64.27亿,⑤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86年设立时为1000万,⑥2009年增加到3.9亿,⑦增长幅度远低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国科技界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还有大量的专项拨款,如,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都有大量项目经费。而哲学社会科学界除有限的国家社会
6、科学基金外,基本没有其他的专项经费来源。⑧ 2.2各自为政、资源分散 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需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系统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含党政研究机构、企业研究机构及社科学会、协会、研究会等行业科研机构。长期以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独立运行、自成体系,没有形成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的完整链条。⑨特别是在高校,大部分科研人员仍固守着传统的隔离式研究方式,高校没有在整个科研系统中充分体现出智力密集、学科综合交叉和国际学术交流广泛的优势。⑩ 不可否认,哲学社会科学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
7、都有一支极具创造力的高素质科研队伍,但也毋庸讳言,由于分属不同的系统和部门,缺乏部门间的相互沟通和协作,大都各自为政,形不成有效合力,造成了人力、财力、物力等有限资源的浪费,如课题立项多头管理,资金分散使用;课题所研究的内容,往往相互重复,且停留在一般水平上,达不到预期的目标。⑾ 2.3激励失效、创新型人才不足 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创新已经成为各国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我国建设独具特色的创新型国家,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引导和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探索和建设有中国特色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而哲学社会科学能否创新,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批优
8、秀的创新型科研队伍和研究个体。 随着一批学养深厚、经验丰富的老一辈学者相继退出研究岗位,各科研机构缺少创新型人才的问题日益凸显,创新型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普遍不足。同时,由于一直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评价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