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448252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2
《浅谈政治课堂中实例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浅谈政治课堂中实例的运用精品源自作文园地浅谈政治课堂中实例的运用思想政治课长期以来发挥着对学生进行智育和德育的双重功能。为了更好的担负起双重教育的任务,改变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抽象乏味,理论性强的现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适应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生活为本的新教学理念,我在八年级的教学中尝试了让具体的生活实例走进课堂,使枯燥的法律知识趣味化,让生活与教材融为一体,引导学生领悟思想政治课的概念和观点,也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道理。在新一轮课改浪潮中,实例走进政治课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实
2、例走进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它是学生的“内燃机”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6★精品文档★,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主动探寻,深入研究,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然而,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给学生留下了索然无味、昏昏欲睡的印象。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精选的事例,能迅速地把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吸引到课堂中来。教师在选用实例时应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和典型性,要取材于那
3、些大家都十分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或者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事例,让学生感觉到这些材料是真实的、亲近的,而不是虚假的。恰当地运用实例进行政治课教学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它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二、 实例走进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在教学中让实例走进课堂就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中我一直坚持用学生课
4、初5分钟信息发布会的形式开始每节课的教学,教师可以在这时捕捉有用的信息,恰当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例如在学习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时,就引用了学生发布的新闻信息:诸如当时台湾当局陈水扁的台独行径,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榆访问大陆等时事,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探究: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台独,如何去维护祖国统一?学生们结合课前搜集的材料和信息有理有据地互相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师生的互动探究中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三、 实例走进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
5、6★精品文档★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新一代,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都是致关重要的“看家本领”。这种能力在初中政治课的学习方面表现为:学生在考试中分析和解答来自生活的各种材料型题目的能力,以及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时如何正确应对的能力,两者相比,后一种能力显然更为重要。那么作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钻研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认识能力和思想觉悟,则是不懈追求的教学境界。例如,在让学生探究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生命健康权时,让学生结
6、合云南大学生马家爵用残忍的手段将其同学杀死的实例,让学生探究:据悉马家爵从小学习勤奋,屡次获奖,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在家是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他入大学后为何超越道德与法的雷池,作出这种举动是什么原因?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有从大学教育道德方面教育的缺失谈的;有从法的角度谈的;有从人际关系方面谈的,有从心理教育角度谈的等。给他们发散思维的空间通过学生互动切磋来解决问题使他们的能力得到了自我培养,行为标准得到了自我提升,也体现了教师应教给学生学以致用,多角度思维的新课程理念。四、实例走进课堂有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7、 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教学由知识本位转向人文关怀,建立“人本化”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6★精品文档★的课堂。让实例走进课堂,使人本与文本交融,有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创造轻松的对话环境,让个性与创意挥洒,使课堂教学摆脱孤独的处境。面对那些贴近学生实际的真实例子同学们呈现出各种思维的火花和活力,我们可以感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每当一个实例的出现,学生就迫不及待地要与师、生交流,甚至有的同学站起来举出自己知道的实例,供大家讨论。走进课堂,我们就有一种轻松感和平等感,
8、就会觉得自己是学生中的一员,你在关怀着学生,学生也在关怀着你,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交流是平等、和谐、民主的。五、实例走进课堂有利于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指出:“从学校走出来的不应该只是一个专家,而应该首先是一个和谐的人。”一个健康自由的清道夫比一个乖戾自私的天才更符合教育的目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