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t骨病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

paget骨病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

ID:11434802

大小:9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2

paget骨病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_第1页
paget骨病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_第2页
paget骨病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_第3页
资源描述:

《paget骨病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Paget骨病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Paget骨病(Paget’sdisease)又称变形性骨炎、畸形性骨炎,属于代谢性骨病之一,是一种原因尚不清楚的骨吸收增加的慢性、局限性骨骼改变引发的疾病。摘 要:Paget骨病是一种局灶性骨重建疾病,由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异常增加引起,受累骨骼发生形态、大小和方向改变,而其余骨骼仍然正常。  人的骨骼在一生中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一直处于骨吸收和骨重建的动态平衡中,通过破骨细胞吸收旧的骨质,再通过成骨细胞重建新骨,这个过程称为骨转换。Paget骨病的特征即为骨吸收明显增加,继之以代偿性的新骨形成也

2、增加,整个骨转换速度都是增快的。但其新骨结构是无组织的编织骨,矿化程度降低,机械承受力减弱,骨骼膨大变形且紧密度降低,血管丰富,易发生病理性骨折。本病患病率因人种、地区、年龄而异,欧美常见,中国人中罕见;通常发生于40岁以后,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男女比例相似。讨 论 畸形性骨炎又名Paget病,是一种以骨破坏与骨增生交错为主要改变的慢性进行性骨病。有明显的地性,在欧洲较为常见,亚洲及国内罕见。本病病因不明,目前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且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患者以男性居多,常于40岁后发病,缓慢进展,初期症状轻微,晚期可产生神经系

3、统、运动系统并发症。其特征性改变包括:(1)AKP(碱性磷酸酶)异常增高,甚至可达正常值的10余倍。(2)影像学表现,可见全身骨骼多处受累,骨质疏松;颅骨骨板增厚,出现多处大小不等由钙化斑引起的絮状影;椎骨呈“双凹形”改变,长骨骨皮质菲薄,呈“双重轮廓”,骨小梁粗大、稀疏。(3)病理改变示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聚集,骨破坏与新生交错,出现不规则板层状骨结构;骨小梁增生,呈现筛状的骨镶结构。    目前对本病的治疗主要是应用第二代二膦酸盐制剂———帕米膦酸钠(静脉)、阿伦膦酸钠、利塞膦酸钠,疗效确切。本病例从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以及病理

4、诊断都非常典型,具有Paget病的一般特点,同时合并颅骨骨囊肿,更为少见  Paget骨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范围、部位及活动程度,可以是单骨受累(单骨型),也可以是多块骨头(多骨型),常可累及骨盆、腰椎、股骨、胸椎、骶骨、颅骨、胫骨及肱骨等。可无明显临床症状,也可出现以下表现:  1.骨痛或骨关节痛:一般为钝痛或烧灼样痛,以夜间和休息时明显。  2.骨畸形及压迫症状:受累的骨骼可出现膨大、弯曲畸形,颅骨畸形可压迫颅神经、脑干、小脑及颅内血管,长骨变形可出现活动困难,椎体受累可导致椎管狭窄、压迫脊髓。  3.骨折:可出现病理性骨折

5、。  4.其他:骨及皮肤血运丰富可导致病变处皮温升高,病变范围广的患者可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变广泛且长期卧床者可能出现血钙和尿钙水平的升高。 X线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如颅骨病变早期X线表现为病变颅骨区多数边缘锐利的骨质疏松区,由外板向内板发展,病灶周围为骨硬化带,病变进展期,在板层骨之间骨层增厚,形成不规则或棉球状骨影。外板出现疏松时,内板可表现为硬化像,此为本病的X线特征性表现之一。长骨病变,往往是骨皮质先受累出现透亮区之后在骨松质内出现囊状区,使皮质菲薄呈双重轮廓。在病变初始区与正常区交界部,可见到V形或“火焰状”溶骨带,

6、为骨吸收所致。病变进入修复期后,V形分界带被修复组织掩盖,并形成多层状骨膜新生骨,使骨干增粗并沿力线方向呈粗放的条纹或网状小梁排列,引致长骨弯曲、粗大畸形。        骨扫描可用于了解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健康搜索,但一般不用于诊断。骨扫描提示单骨性病变时应注意除外其他损伤如骨折、感染、恶性肿瘤等。由于本病的病变部位恒定,因此患者在长期随诊中出现的可能与本病有关或无关的病情变化,可以通过患者初期的骨扫描资料加以判断和鉴别。  Paget骨病的诊断依赖于X线平片的特征性改变,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对本病诊断的敏感性高而特异性差,有利于了解病

7、变范围,实验室检查可见到骨转换指标的升高,其升高水平与病变范围及活动程度相关,临床最常应用的指标是血碱性磷酸酶(AKP)。鉴别诊断上要注意与骨肿瘤、肿瘤骨转移、结缔组织病等鉴别。  本病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适用于有上述症状或无症状但血AKP水平升高1.5-2倍以上者,常用药物包括双膦酸盐和降钙素两大类。国内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报告静脉应用帕米膦酸钠治疗Paget骨病,可使骨痛完全缓解,活动能力改善,血AKP水平下降50~80%,可使病情缓解1~4年。当出现骨折、脊髓或神经受压、骨

8、畸形和成骨肉瘤时应考虑外科手术治疗,手术前后也需应用药物减少病变部位的血供,以减少失血。编织骨和板层骨各有何结构特点?编织骨主要存在于未成熟骨中,其骨细胞不成熟,体积大,数量多,排列不规则,缺乏骨小管系统,胶原纤维粗大,排列多无序,呈编织状,仅有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