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lung cancer and melanoma

_-lung cancer and melanoma

ID:11341712

大小:9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1

_-lung cancer and melanoma_第1页
_-lung cancer and melanoma_第2页
_-lung cancer and melanoma_第3页
资源描述:

《_-lung cancer and melanoma》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索拉非尼治疗黑色素瘤和肺癌的研究进展编者按索拉非尼在肾癌治疗上取得的巨大成功使许多研究者尝试将其应用于其他肿瘤的治疗。迄今为止,索拉非尼的研究已于超过20种肿瘤中进行。索拉非尼治疗黑色素瘤的Ⅰ/Ⅱ期临床研究初步结果令人鼓舞。一项Ⅱ期临床研究中,35例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接受了剂量递增的索拉非尼联合卡铂和紫杉醇治疗后,11例获得了部分缓解,有效率31.4%。索拉非尼治疗肺癌的研究也取得不错结果,2006年ASCO年会上,Gatzemeier报告一项索拉非尼应用于52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2、的Ⅱ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索拉非尼治疗使30%的患者取得疾病稳定,28%的患者病灶缩小;所有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1.9周,在疾病稳定的患者中,PFS为23.7周。本届ASCO年会上也报告了几项关于索拉非尼治疗黑色素瘤的研究及一项索拉非尼治疗肺癌的研究,现将报告的详细内容报道如下,供读者参考。索拉非尼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2006年ASCO年会中,Amaravadi等报告了一项比较比较索拉非尼联合替莫唑胺(TMZ)治疗晚期恶性黑色素瘤的多中心随机Ⅱ期临床研究,初期结果显示索拉非尼联

3、合TMZ治疗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有令人鼓舞的抗癌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主要目的是评价索拉非尼联合TMZ治疗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所取得的无进展生存(PFS)持续时间。次要目的的是确定与索拉非尼联用时TMZ的最佳剂量、疗效和毒性。研究纳入ECOGPS<2的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患者先前可接受过治疗。研究计划入组167例患者,所有患者口服索拉非尼400mg,每天2次,持续治疗。在索拉非尼治疗1周后,无脑转移且先前未接受过TMZ治疗的患者随机接受长疗程每日剂量(EDD):TMZ75mg/m2口服,每天1次

4、,治疗6周或8周(A组);标准剂量(STD):TMZ150mg/m2口服,每天1次,治疗1-5天,28天为1疗程(B组);曾用过TMZ的患者接受EDD治疗(C组);有脑转移而先前未曾使用TMZ治疗过的患者接受STD治疗(D组)。采用RECIST标准评定缓解率。本届ASCO年会中,Amaravadi等报告了该研究的最新结果(表1),A组和B组的患者获益率已经完成统计,147例患者的结果可以评估。A组和B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为19%。A组和B组78例患者中,有3例(4%)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中枢神经系

5、统转移。D组的ORR为17%。研究中观察到的3度毒性反应包括:手足综合症(14%),皮疹(9%),恶心(9%),腹泻(5%)。3度淋巴细胞减少症在A组和B组比较多见(43%对16%,P=0.01)。该研究最新结果证实在转移性黑色素瘤,之前未使用TMZ治疗的患者,索拉非尼联合TMZ治疗患者耐受性良好,存在显著抗癌疗效。表1.索拉非尼联合TMZ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不同组别的疗效组别A组B组A+B组C组D组患者数量3840783435进入研究的中位时间(周)18+17+17+8.5+15+部分缓解PR(%

6、)9(24)6(15)15(19)06(17)疾病稳定SD(%)15(39)22(55)37(48)9(27)17(49)疾病进展PD(%)14(37)12(30)26(33)24(73)12(34)索拉非尼联合达卡巴嗪治疗晚期黑色素瘤达卡巴嗪(DTIC)是美国FDA批准的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细胞毒药物,索拉非尼联合DTIC的Ⅰ/Ⅱ临床研究结果令人鼓舞,因而Richards等开展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Ⅱ期临床研究,以进一步评估了索拉非尼联合DTIC治疗晚期黑色瘤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纳入RE

7、CIST标准下可测量疾病,先前未接受细胞毒药物化疗,无活跃脑转移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患者按疾病分期(不能切除的III期疾病、IVM1a/M1b期或IVM1c期)和ECOGPS(0或1)分层后,被随机分配接受DTIC(1000mg/m2,每21天1次)加口服安慰剂治疗(DTIC+PL组)或DTIC联合口服索拉非尼(400mg每天2次)(DTIC+SOR组)。治疗持续进行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患者不能耐受为止。研究首要终点目标为PFS,第二终点目标为总生存(OS),第三终点目标为ORR,TTP和缓解时间。

8、在1年内有101例患者入组(DTIC+SOR组51例,DTIC+PL组5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PS、分期和基线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情况均衡。独立分析结果显示,中位PFS在DTIC+PL组与DTIC+SOR组分别为11.7周和21.1周,HR=0.67(P=0.07)。入组后180天,在DTIC+PL组与DTIC+SOR组,PFS率分别为18%和41%,ORR分别为12%和24%。3级或以上的毒性(DTIC+PL组对DTIC+SOR组)分别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2%对33%),白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