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湿祛痰法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体会

燥湿祛痰法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体会

ID:11310756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1

燥湿祛痰法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体会_第1页
燥湿祛痰法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体会_第2页
燥湿祛痰法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体会_第3页
燥湿祛痰法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体会_第4页
燥湿祛痰法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燥湿祛痰法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燥湿祛痰法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体会【摘要】目的观察燥湿祛痰法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凡门诊病例辨证属痰浊中阻型眩晕者,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随证加减,水煎两次,每次服用200ml,日服两次,连服7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共治患者86例,临床症状消失82例,为治愈;2例临床症状减轻,为有效;2例临床症状无变化,为无效。结论用燥湿祛痰法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总有效率97.7%。�【关键词】燥湿祛痰;痰浊中阻型眩晕2006年2月至2011年2月,笔者运用燥湿祛痰法,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86例,其中女78例,男8例,年龄

2、16~46岁,平均35岁。发病均在2次以上,病程2月至8年不等。�1诊断要点�①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②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出汗,面色苍白,喜静卧,恶声恶光。舌胖,苔白腻,脉弦滑等。③慢性起病,常突然加重或反复发作,多因感冒或劳倦而诱发。④西医检查:血常规、测血压、心电图、颈椎X光片,经颅多普勒等检查无阳性发现。� 5燥湿祛痰法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体会【摘要】目的观察燥湿祛痰法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凡门诊病例辨证属痰浊中阻型眩晕者,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随证加减

3、,水煎两次,每次服用200ml,日服两次,连服7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共治患者86例,临床症状消失82例,为治愈;2例临床症状减轻,为有效;2例临床症状无变化,为无效。结论用燥湿祛痰法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总有效率97.7%。�【关键词】燥湿祛痰;痰浊中阻型眩晕2006年2月至2011年2月,笔者运用燥湿祛痰法,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86例,其中女78例,男8例,年龄16~46岁,平均35岁。发病均在2次以上,病程2月至8年不等。�1诊断要点�①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②可伴有恶心呕吐,

4、眼球震颤,耳鸣耳聋,出汗,面色苍白,喜静卧,恶声恶光。舌胖,苔白腻,脉弦滑等。③慢性起病,常突然加重或反复发作,多因感冒或劳倦而诱发。④西医检查:血常规、测血压、心电图、颈椎X光片,经颅多普勒等检查无阳性发现。� 52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熄风止眩。�3方药�天麻15.0g,半夏10.0g,白术12.0g,云苓10.0g,橘红10.0g,生姜6.0g,甘草6.0g,大枣10.0g。�4加减�①若眩晕甚,加泽泻10.0g,车前子30.0g,增强祛湿之功能;②若呕吐甚,加代赭石30.0g,竹茹10.0g,以和胃,降逆,止呕

5、;③若耳鸣,耳聋明显,重用石菖蒲20.0g,磁石30.0g,以达通窍祛湿,重镇安神;④若头重身倦,加藿香10.0g,石菖蒲10.0g,以增祛湿开窍之力;⑤若腹胀纳呆,加白寇10.0g,砂仁10.0g,以除湿醒脾;⑥若病程日久,加丹参30.0g,川芎15.0g,以活血祛痰;⑦风痰上扰者,加僵蚕10.0g,钩藤10.0g,胆南星10.0g;⑧头痛甚者,加蔓荆子10.0g,白蒺藜10.0g;⑨气虚乏力者,加党参15.0g,黄芪30.0g。�5疗效断定标准�①痊愈:眩晕、恶心呕吐、耳鸣等主要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脉舌正常;②好转:眩晕

6、明显减轻,无恶心呕吐,仍有耳鸣,听力正常;③无效:主要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6结果�5本组病例共选86例,痊愈82例,好转2例,无效2例。本组病例最少服汤药3剂,最多服汤药10剂,平均服汤药5剂。�7体会�眩晕一病,临床较为常见,约占门诊总病例的5%,常见中医辨证分型有: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气血亏虚、痰浊中阻、瘀血阻窍等五型。其中痰浊中阻者最多。患者以中轻年女性为主,常因感冒或劳倦而诱发,有反复发作的特点,部分患者常出现严重的听力减退。痰浊中阻型眩晕的病因病机是:饮食劳倦,伤于脾胃,脾失健运,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浊中

7、阻,清阳5不升,浊阴不降,发为眩晕。历代医家对眩晕的论述很多,各有侧重点。《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与肝脏关系密切;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后世医家用泽泻汤及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痰饮所致的眩晕,其理论根据来源于此;徐春甫《古今医统•眩晕宜审三虚》认为:“肥人眩晕,气虚有痰;瘦人眩晕,血虚有火。”这里所说的“气虚”当属脾气虚,脾气虚弱为痰湿化生之源;龚廷贤《寿世保元》中记载,痰涎所致眩晕用“半夏白术汤”治疗;元代医家朱丹溪指出:“无痰不做眩,头眩,痰挟气虚

8、与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与降火药。”清代医家程国彭在其《医学心悟》中,首创“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本方为脾湿生痰,肝风内动之证而设。方中半夏燥湿化痰,和中消痞,天麻平肝熄风,止痛定眩,二药合用,为治疗风痰眩晕之要药。故《脾胃论》曰:“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风痰内作,非天麻不能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