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307363
大小:3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1
《试论翻译目的论对诗歌翻译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试论翻译目的论对诗歌翻译的影响史小平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望城410200[摘要]诗歌是文化艺术领域的一块瑰宝,如何跨越时空翻译这些诗歌,不仅是对译者中英语言能力的挑战,而且是对译者中西文化内涵的挑战,更是对译者中西文化的差异感和文化自觉度的考验。本文从翻译目的论的视角出发,以具体的译例来验证目的论对诗歌翻译的适应性。关键词:目的论;诗歌翻译;翻译策略OntheInfluenceofSkoposTheoryontheTranslationofPoetrySHIXiaopingHunanInformationCollege,Wangcheng,Hunan41
2、0200[Abstract]In1970sVermeer,afounderofFunctionalism,establishedskopostheory.whichisakindoftranslationviewpointthatconsiderstranslationasapurposefulactivityandfocusesonthefunctionorfunctionthatthetranslationtendstoachieved.Thispapertriestoexploretheinfluenceoftheskopostheoryonthepo
3、etrytranslating.[Keywords]Skopostheory;poetrytranslation;translationstradegy引言二十世纪70年代,德国翻译理论家弗密尔提出了翻译目的论,将翻译研究聚焦于翻译目的的选择上,认为翻译过程中使用的翻译的方法和策略是由翻译目的决定的。它对翻译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笔者试从中西方诗歌的翻译为例,探讨目的论对诗歌翻译的影响。一.翻译目的论目的论是弗密尔二十世纪70年代创立的,他指的目的是指某个译文或翻译行为的目的。目的论的核心概念是: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根据弗密尔的分
4、析,翻译行为可能有三种目的:(1)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基本目的(如可能是“为了谋生”);(2)目标语环境中译文的交际目的(如可能是“为了启发读者”);(3)使用特定翻译策略或翻译程序的目的(如“为体现源语结构上的特点而采用直译法”)(Vermeer1989a:100)。弗密尔认为:翻译不能被看作是语言间一对一的转换,而是不同文化的交际,因而需要有一种文化的理论来解释交际情景中的具体问题以及言语和非言语情景因素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弗密尔将其理论称为目的论的原因。弗密尔认为人类活动是有目的的,是发生在一定情境下的行为。他提出的目的论包含目的、连贯、忠实三大原则,目的原
5、则是总体性原则,其他原则都从属于目的原则。在翻译中决定翻译目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受众或称为预期的目的语接受者或听众,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要。每一个翻译作品都是针对预期中的听众的。因此翻译是在“目标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生产的文本”(Vermeer1987:29)目的论问世以来,褒贬不一。诺德1997年归纳总结的十条批评,其中有一条:功能目的论不适用于文学翻译。下文将以具体的译例来验证目的论对诗歌翻译的适应性。一.中西语言及文化特点比较翻译研究离不开语言对比研究。对两钟语言不同之处的深刻认识,有助于提高语际转换的效率和质量。许
6、多中外学者认为,英汉语法最基本的差别是形合(hypotaxis)和意合(parataxis)的对比。重形合的语言注重以形显意,句子各成分(包括单词、短语、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靠关联词等显性连接手段来直接标示,句子结构比较严谨但缺乏弹性;重意合的语言注重以意役形,句子各成分之间靠隐性连贯、逻辑关系和叙述的事理来间接显示,不用或少用关联词,句子结构比较松散但富有弹性。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造句注重形式接应,要求结构完整,句子以形寓意,以法摄神,因而严密规范,采用的是焦点句法”(连淑能1993,46)。和英语的形合形成对照的是汉语的意合,即“造句注重意念连贯,不要
7、求结构齐整,句子以意役形,以神统法,因而流泄铺排,采用的是散点句法”(连淑能1993,46)。有些语言学家用植物作比,把英语句子的结构称为“葡萄型“结构,意为在短短的主干上派生出长长的枝蔓和丰硕的果实;汉语句子因为很少叠床架屋,节外生枝,而是一个短句接一个短句地往下延伸,因此被称为”竹竿型“结构(王寅1990,42)。翻译意味着文化的比较。汉英语的这种语言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进而反映了哲学观和文化心理的差异。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天人合一”,主客统一,西方哲学强调“人物分立”,主客对立。如季羡林先生说: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而西方则是分析的
8、。基辛格博士认为:东方人的思维习惯是“异”中求“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