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299891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1
《肾系证型的分类与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肾系证型的分类与研究论文【摘要】脏腑辨证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重要的辨证方法。肾系辨证是脏腑辨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仅就2001年至今对肾系证型的研究情况作简要概述如下。脏腑辨证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重要的辨证方法。肾系辨证是脏腑辨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脏腑辨证的发展,肾系证型也日益丰富起来。由于肾病的多发性,现代临床对肾系证型的研究也起来越多。现仅就2001年至今对肾系证型的研究情况作简要概述如下。1肾系证型的历代沿革1.1《内经》对肾系病证的描述李淑萍1综合《内经》全文,对肾病证候规律作一初步探讨肾系统论述的研究,其中“肾阳虚”的典型症状,主要体现于肾脏
2、本身的病变之中;而足下热、寝汗出、汗出手热、口干若渴等综合在一起,还“肾阴虚”的典型症状,这组症状在肾脏本身的证候表现中并未明确..,主要是从经脉篇及《素问·评热病论》中体现于少阴肾脉循行路线上的经络证候。沈雁2提出肾病实证早在《灵枢·本神》“肾气虚则厥,实则胀。”所谓肾胀,为“腹满引背央央然,腰脾痛”《灵枢·胀论》,不但将肾病分为虚实两端,且论述了肾实可致肾胀。这为肾实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书中虽未列出具体方药,但为后世医家的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1.2《伤寒论杂病论》对肾系病证的描述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他在《难经·三
3、十六难》的理论基础上深入地阐述了“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五脏元真即五脏真气,真气即元气,具有抗御外邪的作用。而他在临床上对肾病的阐述颇详,于水肿、消渴、虚劳、腰痛等病的辨证论治,无论是异病同治,还是择方选药都根据这一理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后来医家在临床各科中队有关肾病病变的辨证论治打下了基础。邹如政3论述了仲景根据肾发生发展中阴阳虚实变化将肾病分为四类病证型。即阳虚阴盛型:无热恶寒,呕吐,下利清谷,四肢逆冷,精神疲惫,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沉微(287、317、314、389条);阴阳两虚型:见于《金匮要略》中虚劳、奔豚、消渴、转胞及失精诸证;虚
4、中挟实证:《金匮要略》中肾虚水泛、内停心下之水肿之证;肾阴不足、阴虚火旺之“心中烦不得卧”(303条),少阴热化证《伤寒论》中肾阳虚不化水、水热互结阴伤之小便不利(319条)证;肾实证:见于《金匮要略》之中肾着、女劳疸及《伤寒论》少阴兼阳明证(310条)。戴天木4提出《金匮要略》有关治肾之法中探讨了化气行水法、化气摄水法、温阳摄精法、温阳平冲法、回阳救逆法、散寒止痛法、扶阳散邪法和滋阴利水法等。丁世幸5提出《金匮要略》中对涉肾(膀胱)病机和涉及病证探讨。1.3后世医家对肾病理论的的认识王叔和著《脉经》,该书对肾病的诊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根据《难经》的
5、精神,明确指出寸关尺三部诊发,以左尺候肾与膀胱,右尺候命门与三焦。《证治汇补》评论说:“肾虚中分真阴真阳,其论创自王叔和,乃知古人立说,各有一长”。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对寒热虚实的肾病的临床表现作了进一步描述和分析。他不但重视五脏不足调肠胃,而且特别强调补肾。《医宗必读》评论说:“孙真人云:不脾不如补肾”,而且强调了脾和肾二脏为人之根蒂。朱丹溪重视相火论,在刘河间火热论上有所发展,立滋阴降火一发。他在《格致余论》一书中认为:“人非无火,不能有生。”又说:“主闭藏着肾也,司疏泄者肝也,二脏皆有相火。”故在病理上,“相火妄动”必上及于人身,耗损阴血而生病
6、,所以主张节制饮食、色欲等,治疗取滋阴降火发,制大补阴丸等方。目前临床上,遇肾阴虚、相火亢者,不少医家仍然沿用这些方药。张景岳《类经》及《景岳全书》等,阐发《黄帝内经》的理论,吸取各家之长,极力提倡补肾,对命门三焦等右专篇讨论。他在《景岳全书·肿胀》中说:“肾为先天生气之源,若先天元气亏于下,则后天胃气失其所本。而由脾及肺,治节所以不行,是以水积于下,则气壅于上。”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脏气根于肾以及“久病及肾”,表明了肾与他脏有密切关系。赵养葵所著《医贯》,可称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肾专著。赵氏十分强调强调命门在人身上的重要性,他把命门位于心脏之上,命
7、门之火实为人身之至宝。人之所以有生,生命之所以能持续,实源于此火。故他认为治病者当以命门为真主,而加意于火之一字。2现代肾系疾病的辨证分型2.1慢性肾小球肾炎(CG)魏敏等6得出通过相关文献荟萃分析,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型由肺脾气虚型、气阴两虚型进而向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发展。整个分型以脾肾阳虚、肝肾阴虚为主,并且慢性肾小球肾炎分型具有以肾虚为中心的特点。王跃娟7报道将309例慢性肾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中,本证中气虚102例,气阴两虚82例,阴虚16例,脾肾阳虚15例;标证中湿热68例,湿浊31例,外感19例,血瘀16例。陈岱等8提出血液高凝状态在
8、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故长期应用黄芪(一月以上),使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血脂等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