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罪疑难问题研究

故意杀人罪疑难问题研究

ID:11293838

大小:52.76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11

故意杀人罪疑难问题研究_第1页
故意杀人罪疑难问题研究_第2页
故意杀人罪疑难问题研究_第3页
故意杀人罪疑难问题研究_第4页
故意杀人罪疑难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故意杀人罪疑难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故意杀人罪疑难问题研究专业名称:层次:学生姓名:完成日期:3故意杀人罪疑难问题研究【摘要】故意杀人罪作为一直被严厉打击的一种犯罪,其从古至今都在刑罚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由于我国的历史经历以及历史发展,使得我国的刑罚体系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相对完善的体系,是一个有国家以来一直备受重视的一个领域,因此,它的完备程度可以说是非常高的,但是随着近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并且与西方其他国家的不断交流和融合以及相互借鉴等的影响,我国的刑罚出现了新的趋势,并且对于现代文明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暂且不论故意杀人罪的犯罪动机和犯罪结果

2、,在现实生活中,故意杀人罪仍然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犯罪,近年来故意杀人案件在全国法院受理的刑事案件中一直占有很大比例。但是由于故意杀人案件往往比较复杂,并且,在具体分析犯罪构成时的干扰性因素频发,导致故意杀人罪的定罪及量刑时常出现意想不到的纰漏,不仅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更是损害司了法的公正和权威。当前,虽然刑法理论界对故意杀人罪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争议和疑难之处。因此,将故意杀人最的有关疑难问题进行解决,是不容小觑也是非常紧迫的任务。【关键字】故意杀人,犯罪构成,死刑适用33目录一、故意杀人罪的概述2(一)、故意杀人罪的概念2(二

3、)、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2(三)、故意杀人罪的犯罪形态3二、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3三、故意杀人罪与相关联犯罪的研究4(一)、故意杀人罪与绑架罪4(二)、故意杀人罪与抢劫罪5四、故意杀人罪的立法完善5(一)、故意杀人罪存在的问题51、我国故意杀人罪立法缺陷52、我国故意杀人罪在司法实践中的问题63、故意杀人罪的死刑适用存在的问题6(二)、完善故意杀人罪的建议及途径91、完善我国故意杀人罪的立法建议92、完善我国故意杀人罪的司法实践建议及途径1017我国现行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

4、期徒刑。这条规定处于刑法分则的第四章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章节,是一种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一种犯罪行为,是为社会公众所严厉禁止的一种犯罪行为。一、故意杀人罪的概述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我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一)、故意杀人罪的概念17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犯罪。故意杀人罪从古至今都是为统治阶级所严厉惩治的一种犯罪,在近代更是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保护,因为生命权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人权,是人生存、发展的前提,因此,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一直是社会发

5、展的重点。(二)、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犯罪构成是判断某种行为是否为罪的条件,只有某种行为具备了犯罪的构成要件才能对其进行归罪和进行否定性评价和惩治。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主要包括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四个构成要件。故意杀人罪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其实区别于其他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的本质特征,也是其成为最严重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的原因所在。丁强,丁猛《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司法适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本罪的对象只能是有生命的自然人,所谓他人的生命权是指己身以外的自然人非经法律规定不得非法剥夺其生命的权利。故意杀人罪的客观方面主要表

6、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主要包括,第一,这种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即没有合法合理的理由作为支撑,如果是为了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则不构成犯罪。第二,要发生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即有实施某种剥夺他人生命的作为或是不作为的动作。第三,当发生死亡结果时,行为人的杀害行为必须与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否则就不能构成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故意杀人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我国法律规定,凡年满14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故意杀人罪的犯罪主体,这也是对故意杀人罪的主体的限制性规定。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方面的要件是行为人具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

7、和间接故意。其中,主观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则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在间接故意的情况下,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中还必须有放任的死亡结果的发生。(三)、故意杀人罪的犯罪形态故意犯罪的停止状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产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及阶段中,因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不存在犯罪的停止状态的各种犯罪状态,其中隐含的意思包括,过失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犯罪的停止状态,另外,并不是所有的直接故意犯罪都存在犯罪的停止状态。这些停止状态

8、主要包括犯罪既遂、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未遂,故意杀人罪也不例外。对于正确的判断故意杀人罪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