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283880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1
《芦笋总皂苷含量测定的比色法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芦笋总皂苷含量测定的比色法研究论文赵建华,宋擎,汪素芳,苏强,张立伟【摘要】目的考察糖类、氨基酸及黄酮类物质对茴香醛-硫酸法测定芦笋总皂苷含量时的影响,并确定该法的最佳比色条件。方法选用菝葜皂苷元为对照品,采用茴香醛-硫酸法,在429nm处测定糖类、氨基酸及黄酮类物质的吸光度.freel处3类物质除黄酮类有较小的末端吸收外均无明显吸收,干扰较小。最优比色条件为样品挥干,加入1%茴香醛无水乙醇溶液0.2ml,100℃水浴30min,冷却后测定。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干扰小,比色条件经济,可靠,便于实际应用。【关键词
2、】芦笋边角料总皂苷茴香醛-硫酸法干扰因素考察比色条件优化芦笋AsparagusofficinalisLinn.,学名石刁柏,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其根茎入药,性苦,微辛,微温,功能温肺下气[1,2]。成分分析表明,芦笋中含有游离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硒等多种营养成分,以及甾体皂苷、多糖、黄酮类等药用成分[3],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芦笋提取物对多种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具有降血脂、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抗衰老等功能,其中,甾体皂苷为重要的物质基础[4]。国内外文献
3、报道,芦笋中含有多种甾体化合物,已分离得到19种甾体皂苷[5~7],结构分析表明,芦笋皂苷多为螺甾皂苷,其苷元多为菝葜皂苷元[4]。目前,植物总皂苷的含量测定主要为比色法,选用不同的显色体系,常见有乙酸酐-浓硫酸法、高氯酸法、浓硫酸法、香草醛-高氯酸法、香草醛-硫酸法、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法及茴香醛-硫酸法等7种。我们前期研究发现[8],针对芦笋总皂苷的测定,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影响,茴香醛-硫酸法优于其它6种方法。本文基于茴香醛-硫酸试剂与螺甾皂苷的专属性反应,以菝葜皂苷元为对照品,考察了芦笋中几种常见物质:糖类(
4、葡萄糖、蔗醣、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甘露糖、果糖),氨基酸(半胱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甘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甲硫氨酸、赖氨酸、酪氨酸、亮氨酸、苏氨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缬氨酸、异亮氨酸)及黄酮类(槲皮素、芦丁)对茴香醛-硫酸比色法[9]测定芦笋总皂苷含量的影响,并利用正交实验法优化了茴香醛-硫酸比色法的最佳比色条件,以期为进一步精确测定芦笋总皂苷含量奠定基础。1仪器与材料1.1仪器HP8453UV-Vis吸收光谱仪(美国惠普公司);UNICO7200型可见分光光度计[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
5、司];BS110s电子天平(北京塞多斯天平有限公司)。1.2材料茴香醛(CP,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菝葜皂苷元(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744-200508);芦笋总皂苷(本室自制);槲皮素(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200406);芦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020620);所用单糖、双糖、氨基酸及其余化学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试剂。2方法与结果2.1茴香醛-硫酸法的干扰因素考察2.1.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菝葜皂苷元5mg,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定容,吸取1ml溶液稀释
6、至10ml,即得。2.1.2样品溶液的制备依次精密称取芦笋总皂苷、各种糖类、氨基酸、黄酮各5mg,分别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定容,即得。2.1.3显色溶液的制备吸取8ml无水乙醇于10ml容量瓶中,加入1ml浓硫酸,摇匀,冷却至室温,加入50μl茴香醛,无水乙醇定容,摇匀,即得。2.1.4测定方法分别精密吸取“2.1.2”项下各溶液1ml,挥干溶剂,加入新鲜配制的0.5%茴香醛-浓硫酸乙醇液0.5ml,100℃水浴15min,取出冷却,加入无水乙醇5.0ml,茴香醛-浓硫酸乙醇液做空白,于350~
7、800nm波长进行扫描,比较3类物质对测定方法的影响。测定结果显示,在429nm(±1nm)附近菝葜皂苷元和总皂苷均有明显吸收峰,糖类在此处均无明显吸收(图1),说明糖类对茴香醛-浓硫酸法干扰很小;在同等条件下,15种氨基酸在429nm(±1nm)附近也均无明显吸收(图1),且曲线均在基线附近,说明氨基酸对茴香醛-硫酸法基本没有影响。图2显示,两种黄酮在429nm(±1nm)附近均有吸收峰末端,但吸收不是很大,说明黄酮类物质对茴香醛-硫酸法有一定的影响。2.2茴香醛-硫酸法比色条件的优化2.2.1正交实验法优
8、选茴香醛-硫酸法比色条件设计L9(34)正交表对显色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显色剂体积4因素进行考察。水平因素见表1,测定结果及极差分析见表2,方差分析及最小二乘法分析结果见表3~4。表1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略)表2正交实验测定结果及极差分析结果(略)表3正交实验结果方差分析表(略)表4各因素水平最小二乘法平均值(略)从分析结果的R值得出,4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顺序为反应温度>显色剂体积>反应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