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的研究进展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

ID:11271817

大小:6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1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_第1页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_第2页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_第3页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_第4页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有关干扰素(IFN)近年的研究进展简介摘要:干扰素(IFN)是真核细胞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而自然形成的一组复杂的蛋白质(多为糖蛋白),是生物学界中发现最早,研究最多的一类细胞因子.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现今临床上有关干扰素治疗乙型.丙型肝炎,SLE以及长效干扰素的研究都取得很大进展。(IFNisagroupofcomplexproteins(manyisglycoprotein)whichcanformnaturallyaseukaryoticcellsrespondtovariousstimalation.Itisoneoftheearlie

2、stdiscoveredandmostresearchedcytokines.IFNhasbroad-spectrumantiviralantitumoreffect,immuneadjustmentandmanykindsofbiologicalactivities.Nowstudieshasmadegreatprogressaboutinterferontherapy、BclinicalhepatitisC,SLEandlong-termIFN.)关键词:干扰素;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干扰素的临床应用keywords:(interferon;broad-spectruman

3、tiviraleffect;antitumoreffect;Interferonclinicalapplication)一·干扰素简介[21-23]干扰素(inerferon,IFN)[1]是一类具有抗病毒,影响细胞生长、分化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活性的蛋白质,是发现最早、研究最多、第一个被克隆化和用于临床疾病治疗的细胞因子。20世纪30年代,许多病毒学家在研究两种病毒感染同一宿主细胞时发现,两种病毒间普遍存在颉颃现象,由此产生了病毒间干扰现象的概念。而后,很多科学家试图寻找出这种引起干扰现象的活性物质,但一直没有获得成功。直到1957年,Isaacs等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研究流

4、感干扰现象时了解到病毒感染的细胞能产生一种因子,后者作用于其他细胞,使流感病毒的复制明显受到抑制。这清楚地表明,灭活的流感病毒作用于细胞后,细胞产生的一种可溶性物质干扰了病毒的增殖。1966-1971年,Friedman发现了干扰素的抗病毒机制,引起了人们对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关注,而后,干扰素的免疫调控及抗病毒作用、抗增殖作用以及抗肿瘤作用逐渐被人们认识。1976年Greenberg等首先报道用人白细胞干扰素治疗4例慢性活动性乙肝,治疗后有2例HBeAg消失。1980年,国际干扰素命名委员会正式将干扰素定义为:干扰素是指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的一类蛋白质,其活性受基因

5、的调控,涉及RNA和蛋白质的合成环节。即干扰素是一种类似多肽激素的细胞功能调节物质,属细胞因子类(CK)。1.何为干扰素干扰素是真核细胞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而自然形成的一组复杂的蛋白质(多为糖蛋白)。用医学上更为详细的说法则是:干扰素是由病毒和其他种类的干扰素诱导剂,刺激网状内皮系统(人体免疫系统的一种)、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以及体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糖蛋白。这种蛋白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增殖、免疫调节、抗病毒和诱导分化作用。干扰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小,对热稳定,4℃可保存很长时间,-20℃可长期保存其活性,56℃则被破坏,pH(酸碱度)2~10范围内干扰素不被破坏

6、。人体自然就能产生干扰素,经一定的制剂加工过程也能制造成药物-干扰素制剂。2.干扰素的分类及分子结构IFN的来源因动物种类、细胞类型、诱生剂的性质和诱生条件而异,可分为来自白细胞的IFNα,来自纤维母细胞的IFNβ和来自淋巴细胞的IFNγ。IFNω也属于白细胞源IFN,IFNκ是一新型的纤维细胞源IFN。其中,耐酸的IFNα、IFNβ、IFNω与IFNκ又合称为I型IFN;对酸敏感的IFNγ称为Ⅱ型IFN或免疫IFN。I还有一种新发现的IFNλ,即Ⅲ型IFN,是一类新发现的细胞因子,由IFN-λ1(IL-29)、IFN-λ2(IL-28A)和IFN-λ3(IL-28B)三个亚

7、型组成。 白细胞IFNα的各亚型均含165~166个氨基酸残基,结构相似;IFNβ含166个氨基酸残基;IFNω含172~174个氨基酸残基。不同类型IFN分子具有不同程度的氨基酸同源性[4](IFNα与IFNβ分子同源性为28%,IFNω分子同源性高达60%)。IFNα与IFNβ的结构基因均定位于人的第九号染色体上,而且都不含有内含子。IFNγ基因定位于第12号染色体上,共含有3个内含子。目前已鉴定出的IFNα非等位基因至少有15个,而IFNβ和IFNγ均由单基因编码。IFNγ是一同型二聚体,每一个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