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259972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1
《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使用学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新知。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技巧地使用学具,更好地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能有效地组织、管理和调控教学活动,并积极参与学生探索新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自制教具能使教学探究具有简便性、直观性、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利用他们的合作探究学习,有利于教学改革,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数学自制教具
2、的作用 数学自制教具就是为了改进教学方法,就地取材、自己设计制作的教具,是便于师生探究数学知识、参与教学经验交流和操作技能的结晶。自制教具应力求设计巧妙,取材方便,构造简单,容易制作,方便教学。自制教具的特点: 1.自制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要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设计制作,融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为一体。在弥补教学仪器配备品种数量之不足、扩大学生动手操作使用教具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革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自制教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它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师生在使用时可以达到随
3、心所欲的程度。数学教具可以边讲边做,边学边做,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制作。灵活性还表现在同一课题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表达形式,以适应灵活的教学方法,这是正规教具所无法比拟的。 二、自制教具对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作用 情境教学强调教师提供或创设的情境具有一定的情绪色彩,刺激学生的感官,促使学生的内在情感因素产生共鸣,激发和强化他们的求知欲望,努力揭示和获得场景提供的内在知识,最终从感性认识,经过情绪性的内在思维,上升为理性认识。要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标准逼真的情境。如妙趣横生的益智游戏,把学生带入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
4、快乐,让学生主动探究,积极进取地学习。要通过活动锻炼学生敏捷的思维,使他们精力集中,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气氛轻松而活跃。 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沟通知识点间的联系,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科学地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置和安排,这样的数学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能力,使学生想到一个突破常规思维、构思奇异的想法,并由此而提出新的问题、发现新的知识,起到很好的创新教育作用。 通常,要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揭示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之间的
5、矛盾,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把学生引入“认知冲突――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利用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问题情境。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如在北师大版七年级第四章《概率》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自制转盘、抽扑克、投硬币、摸球等活动来玩游戏,让学生体验概率知识的形成。这样,我们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了一种游戏上来,学生在游戏中领悟了知识。 三、自制教具对有效整合数学教学资源的
6、作用 自制教具既包括实物教具,也包括媒体教具。媒体教具是指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制作图文、动画等融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使数学探究过程具有生动性、形象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数学新课改在内容设置上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知识,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学中把现代多媒体教学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对探索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1.整合数学教学,有利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要求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这就要求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对学生要有很
7、大的吸引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制作课件辅助数学教学,通过图文、幻灯、语言、动画等的演示,把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演化为有声有色真切的画面,创设、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思维器官,使学生耳濡目染,进入教学。通过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把学生引入情景,起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作用。如学习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截一个几何体》时,可以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截一个几何体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同一个几何体截的方向不同,得到的截面可能不同,同时增强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 2.有利于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