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 死亡与医学伦理-教案

第9讲 死亡与医学伦理-教案

ID:11256963

大小:977.50 KB

页数:84页

时间:2018-07-11

第9讲 死亡与医学伦理-教案_第1页
第9讲 死亡与医学伦理-教案_第2页
第9讲 死亡与医学伦理-教案_第3页
第9讲 死亡与医学伦理-教案_第4页
第9讲 死亡与医学伦理-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9讲 死亡与医学伦理-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九讲死亡与医学伦理各扇门都可以被关闭,只有死亡之门例外。——意大利谚语Everydoormaybeshutbutdeath’sdoor.——ItalianProverb有史以来,人类已有800多亿生命个体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追寻死亡的踪迹,探寻死亡的奥秘,成为古往今来许多人孜孜以求的努力。但是,应该怎样科学对待死亡,时至今日仍是人们热烈讨论的话题。第一节科学的死亡观生如春花之烂漫,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一、死亡的本质(一)死亡的神秘性古希腊大哲学家伊壁鸠鲁说:“当我们存在时,死亡不存在,死亡存在时,我们已不存在了。”(二)人们对死亡本质的认识——死亡到底是什么?“濒死体验”(NDEs

2、)研究《被光芒拥抱、拯救和改变》、《在光之外》、《光的启示》、《垂死生存》等,据说35%至40%走近过死亡的病人都说他们有过“濒死体验”。他们的故事在书籍和媒体报道中屡见不鲜。☆“国际濒死体验研究协会”☆《悉尼宣言》中说:“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死亡是在细胞水平上的逐渐的过程,组织对于供氧断绝的耐受能力是不同的。”一、死亡的本质(续)(二)人们对死亡本质的认识——死亡到底是什么?☆人们首先把死亡分为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人们认识到从“意识和自我意识”方面揭示死亡本质的意义,认为死亡是“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的消失”所以,我们认为,死亡的本

3、质是人在自我意识消失基础上的自我生命的终结。二、正确对待死亡(一)历史上的死亡观1、“乐天知命,故不忧”:儒家积极入世的理性主义死亡观2、生死齐一:道家超然物外的自然主义生死观3、避死就活:法家务实主义的死亡观4、“生者见爱,死则见哀”:墨家实用的经验主义死亡观5、“轮回六趣,具受生死”:佛家逃避现实的出世主义死亡观6、死后复活:基督教期盼来世的死亡观(二)珍惜生命,正视死亡羞知生命的人生是欠理智的人生;回避死亡的人生是怯懦的人生。1、树立自然归宿信念中国古人早已认识到了死亡的必然性。培根说:“死亡与生命都是自然的产物,婴儿出世可能与死亡一样痛苦……而一个坚定纯洁、有信念的心灵也不会为死亡

4、而恐怖”(培根《论死亡》)。2、积极充实人生价值司马迁曾说,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所以,充分珍惜有限的人生,努力创造人生价值,为他人和社会,尽可能地发出更多的光和热,是超越死亡的最好方式。3、坦然、无畏惧地面对死亡古罗马诗人卢克莱修的话则更增加了人们不怕死的勇气,他说:“死对于我们是不存在的。我们在死后没有知觉,正像生前没有知觉一样。”所以,害怕死亡是没有道理的。面对死亡,人们应该:三、开展死亡教育(一)死亡教育的意义死亡教育有助于医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死亡观。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调查分析,自杀已成为15至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16世纪法国作家蒙田告诉人们:谁教会人死亡,就

5、是教会人生活。死亡教育可以培养医护人员掌握对濒死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心理干预的技术与能力。对某些病人来说,肉体上的痛苦可能是次要的,心理上的痛苦也许更加难以承受,尤其是濒死病人的心理痛苦,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美国医学家玛斯雅森(H•Mathiasen)认为,“如果医学教育不研究医生—病人关系中的精神和情感问题,那么它所培养的医生就不会有效地工作,因为最好的治疗方法常常不是寓于刻板的科学法则之中,而只能从病人的人类需要的评定中得到。意识到人类苦恼的医生才是个好医生。”死亡教育可能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国家心血管病科研领导小组组长、北京安贞医院的洪昭光教授在做健康教育时曾经提到过,美国人治癌症,一

6、个一个地治,病人容易死亡,效果不好。而小组治疗则不一样,癌症病人每礼拜7、8个人一块儿座谈,一起聊天,互相介绍经验,互相鼓励,就可以使化疗副作用减小,降低病人死亡率。(二)死亡教育的方法和内容1.实施死亡教育的步骤(1)对医务人员进行死亡教育是首要环节(2)对病人及其亲友进行死亡教育是重要环节(3)对学生进行死亡教育是关键环节(4)对民众进行死亡教育是基础环节2.实施死亡教育的方式(1)开展课程教学式的死亡教育(2)开展民间社团组织的死亡教育由民间社会团体组织开展死亡教育活动,是死亡教育的有效方式。分为3种类型。第一种是以健康人为教育对象的健康者死亡教育组织,使普通健康人还未受到疾病和死亡

7、威胁的时候,就对死亡有所了解和认识,树立正确的死亡观。第二种是临终者的固定型死亡教育组织,目的在于使临终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得到很好的心身照护。第三种是临终者的聚散型死亡教育组织,这是一种松散的社会团体组织。(3)开展全社会的死亡教育全社会范围内开展死亡教育,是死亡教育的发展趋势。3.死亡教育的内容(1)死亡教育的基本内容死亡教育应该首先把死亡的道德法律方面的教育,包括人类死亡的理论道德评价、死亡的法律干预、临终关怀与安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